本报讯 (特约记者李春梅 刘滨 通讯员罗慧强)信丰县积极探索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和机制,有力有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行稳致远。近年来,该县获评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信丰县大力实施“红色头雁”工程,注重从返乡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中选任村党支部干部,优化提升村党支部班子整体素质,带领群众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注重加强镇村干部培训,持续提升干部谋划工作、解决问题和引领发展的能力,换届以来,该县先后培训镇村干部316期16500余人次。该县西牛镇坳上村“两委”换届后,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90后”致富带头人王贵荣带领村“两委”班子苦干实干,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超过40万元。
与此同时,该县扎实提升农村党群服务中心整体服务功能,持续推进村委会办公楼新改建工作,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用于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文化活动、纠纷调解等的相应场所,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标准不高、使用率低、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全县推动资源要素下沉,助力乡村加快振兴,到目前已整合涉农资金近3亿元,向104个重点村、薄弱村倾斜,用于抓点示范、发展产业,提升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
党建引领,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体现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时下,在大阿镇明星村,常常可见网格员顶着烈日巡查河道山塘、开展防溺水工作的身影。该县紧贴群众需求,将乡村网格化治理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通过党建引领,把有威望、有热心、有能力的党员充实到网格员队伍中,注重从党员、妇女小组长、入党积极分子、“五老”人员、致富带头人、乡贤等群体中选配网格员。为畅通治理微循环、提升治理精准度,该县建立健全“村党组织-包联干部-网格长-网格员-联系户”的一链式网格治理体系,网格员在网格中担当政策落实员、代办服务员、和谐治理员、文明实践员、致富帮带员、民主监督员“六员”职责,负责基层信息采集、村情民意收集、风险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
通过网格化治理,该县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激活了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了上级政策一贯到底、基层组织“耳聪目明”,形成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目前,全县262个行政村共划分网格3739个,选配网格员1.46万名,使组织的服务触角像“电网”一样通到每家每户。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党建、兴产业是至关重要的抓手。位于信丰县古陂镇的农伯乐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一家“基地联农户、基地带生产”的专门从事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蔬菜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现代合作组织。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赖焕华说,合作社成立党支部以来,通过产业链接,已有18名党员加入合作社,带动了500多户菜农增收致富。同样,该县新田镇坪地山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村人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村民变股民,村庄变景区,家园变公园,民房变民宿”的精彩蝶变,村民吃上旅游饭,日子越来越红火。
围绕脐橙、蔬菜、生猪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信丰构建起“党组织+合作社+党员+农户”发展模式,党支部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138个,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4562人,带动了5万余名群众实现兴业增收。该县还聚焦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出台实施15项扶持政策,加速推动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主题”高标准打造了11个红色美丽村庄。去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018元、同比增长8.1%,全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亿元,所有村均超过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