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校建在“家门口” 党员教育“零距离”

  □刘慧婷

  “以前我们党员培训,只有几个名额,还要到县里的党校参加,往返就要两个多小时。现在好了,党校建在了家门口,参加学习培训方便多了。”近日,兴国县南坑乡郑枫村党支部书记李向东参加完乡党委党校培训后感慨道。

  近年来,兴国县针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覆盖面不广、组织实施难、形式单一等问题,充分整合阵地资源,建强师资队伍,大力推进乡镇党校建设,打通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推动党员轮训常态化、规范化、实用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力赋能。

  “集约+整合”,阵地建设规范化

  “党校建好以后,我们可以经常参加培训了,党校的LED大屏幕还可以同步直播,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市县的专家给我们讲课。”谈起枫边乡党校,茅坪村党员范良椿说。

  去年以来,枫边乡投入资金10万元,将原有的乡会议室进行改造提升,配套完善投影仪、LED屏幕、音响、空调、笔记本电脑等硬件设施,建成可容纳100人开展集中教学的党校,真正解决了党员进不来、坐不下、学不上的问题。

  “我们坚持集约化建设原则,将原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兴国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像枫边乡这样的基层党校在兴国乡镇已经实现了全覆盖。该县各乡镇按照“因地制宜、规范节俭、务实管用”的原则,整合利用乡镇会议室、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资源,建成场所相对独立、设施完备、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乡镇党校26所。

  兴国县乡镇党校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制度,由乡镇党委书记任校长,分管党建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副校长,由党委组织委员任校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教学管理、考勤考核等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党校共举办各类教育培训52场次,培训农村党员1.6万余人次。

  “内育+外聘”,师资力量多元化

  硬件提升了,教师从哪儿来?兴国县聚焦乡镇党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等难题,积极拓宽党校教师来源渠道,通过“内育+外聘”模式,构建由“党政领导、先进典型、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等组成的开放式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形成合理梯队,配强师资队伍。

  “以往都是坐在下面听课,今天第一次站在台上讲课,我觉得很荣幸,希望我的创业心得能对大家有一些帮助。”近日,在高兴镇党委党校讲完课的黄群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王斯林说。王斯林是当地一家饰品公司的负责人,他的公司带动周边200余人就业增收,今年4月,王斯林和其他两名党员致富带头人一同被纳入该镇党校师资库,成为党校兼职教师。

  除了党员致富带头人,该县还精心挑选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负责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并将思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的站所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老党员、先进典型、“土专家”“田秀才”等纳入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该县各乡镇还积极挖掘乡贤资源,邀请兴国籍在外专家学者担任客座讲师,利用春节等假期返乡契机为党员授课。精选县委党校骨干教师担任特邀教师,负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宣讲教育。目前,全县各乡镇党校储备师资520余人,每个乡镇党校教师均达15人以上。

  “套餐+点单”,培训内容精准化

  学习内容单调、说教过多、结合实际少……兴国县针对以往党校培训学员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要求各乡镇党校按照“政治理论+党性锻炼+实用技术”的模式,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村里一些新手蜂农刚开始养蜂,遇到很多问题。乡党委党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很快就举办了一期养蜂技术培训班,还邀请专家手把手现场指导,对我们村的蜂农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兴国县东村乡春江村党支部书记凌连安说,通过乡党委党校“配菜”,学员“点菜”,村里的党员学到了最新的政策、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

  结合农村党员实际,该县各乡镇党校开设理论政策、党性锻炼、红色教育、法律法规、产业发展、创业就业等课程套餐,并根据党员不同需求,提供菜单式系统培训。龙口镇党委党校依托睦埠村刘启耀纪念馆、红军码头等红色资源,打造集“参观学习+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为一体的现场教学点,今年以来,共接待党员干部5900余人次。

  该县采取分层指导、分类教学的模式,对在职党员开展分批轮训,对流动党员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对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开展送教上门活动,确保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如今,在兴国县,农村党员进党校“进修”已成为常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寻乌新闻
   第06版:融媒
   第07版:赣江源
   第08版:科教
党校建在“家门口” 党员教育“零距离”
崇义乡村农文旅游产业又添“新丁”
江西赣驰篮球俱乐部在赣州成立
我市举办“父爱如山伴成长”家教家风共创营活动
图片新闻
追寻红色记忆 滋养初心使命
一爱心公益项目在我市启动
小积分积出新风尚
石城“小庭院”有大作为
章贡区扎实做好“接诉即办”实现“民呼我应”
瑞金创新调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