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陈莉 潘文芳 王路伟)“阿姨,要青菜吗?两块钱一把。”日前,在南康区南水新区农贸市场,来自南康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正在叫卖蔬菜。
“孩子们卖的蔬菜都是他们亲手栽种出来的,我们会把卖菜的收入刨去成本后全部返回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劳动,将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南康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吴淑红说,蔬菜种植是学校的职业教育课程之一,学校开辟了开心农场种植基地,将每块菜地责任到班,交由师生共同打理。
近年来,南康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特教学生职业教育工作成效不断显现。目前,南康区特殊教育学校已建立洗车房、烹饪室、烘焙房、开心农场等十多处劳动实践基地。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开设了菜肴烹饪、洗车美容、家政服务、手工艺制作等职业教育课程,满足不同障碍程度和不同障碍类型学生的职业需求,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助力学生实现多渠道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