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生一座罗汉岩

  □朝颜

  罗汉岩开发甚早,但声名被遮蔽已久。据县志记载,约在南北朝时期,僧人“就岩为屋,岩于是著焉”。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走进瑞金,大多是奔着这座城市的红色历史而来。事实上,森林覆盖率高达75.74%的瑞金,拥有连绵的群山、密布的河流、壮美的风光、厚重的人文,蕴藏着丰富的绿色和古色资源,罗汉岩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驱车从瑞金市区往东北方向约20公里,便可抵达坐落于壬田镇的罗汉岩景区。今天的便捷交通,常令我想起初登罗汉岩的情景来。那时我还在师范念书,假期与三五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去罗汉岩,清早出发,蹬车小半天,爬山小半天,回到家时,天已经黑透了。那天观赏到的景致早已经忘了,只有那份年轻的冲劲和征服的兴奋记忆犹新。 

  是的,征服罗汉岩并非一件易事。罗汉岩地处武夷山脉西麓,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素以“峰险、岩奇、洞幽、泉清、水秀”著称。别看它平均海拔才500米,但山峰之奇特,道路之险峻,唯有亲历者方能感同身受。譬如景区内人力可攀登的最高点千丈崖,仅有的一条蜿蜒小路是在石壁上凿出来的,仅容一人行走,需要手脚并用方能攀登,稍有不慎就有跌落深渊的危险,没有几分胆量的人都不敢尝试。

  我在一个春日重新登上了罗汉岩,眼前的这座山是波澜不惊的。除了游步道和游客服务设施发生了一些变化外,山间原始天然的部分都还在,这是我最感欣慰的。因为罗汉岩之美本在于一切奇观皆天然生成,鲜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甫入山门,不远处的蜡烛蜂还是一副遗世独立的样子,高高地兀立于山巅。峰顶上的那棵枫树愈发壮硕了,如果是在秋天,变红的枫叶迎风摇曳,整座石山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人们为山石取得此名,真是形象。山峰上,刻着明代文学家邹元标所题的下联绝对:“蜡烛峰,峰上生枫,蜂筑巢,风吹枫叶闭蜂门。”几百年来无人能完美对之。瑞金曾发起过一场面向全国的重金悬赏征联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楹联家前来应征,可惜只勉强评出优胜作品,珠联璧合完全匹对的上联至今没有出现。 

  从两山之间的夹缝走进山谷,清凉的春风拂面而来,有众鸟在耳边兴奋和鸣。山路迂回曲折,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时而是木栈道,时而是石子路,意趣盎然。突然眼前一片开阔,弦月湖优雅地卧在两山之间。湖不算太大,形似弯月,水面涟漪轻轻泛起之时,极尽柔美之态。湖水清洌,倒映着四面的山峰和树木,我一探头,湖水便映出我的面容,颇似一面天然的大镜子。站在弦月湖边的观景台上,可以看见湖对岸的小寨山体,恰似一只趴着的巨大乌龟,一旁高高耸立的蜡烛峰则像乌龟刚刚探出的头。两山融为一体,仿佛一只神奇的乌龟正从水中缓缓爬上山峦,画面栩栩如生。人们将此景命名为“神龟出水”,委实贴切。

  从前登上罗汉岩,常能听见歌声缭绕,若有若无。在清幽的山林里,四面都有回声,人们很难找到歌声的发源处,却不自觉地被那甜美的歌喉吸引。兴致盎然的游客时常与之对唱,掀起一阵阵歌声的浪潮。那隐秘的唱歌人,是著名山歌手周含笑。自2012年起,她便开始在罗汉岩景区各处清唱山歌。歌声响起的时候,漫山遍野都充盈着一种原始的淳朴的山野气息。如今,周含笑已经离世,罗汉岩的山歌互动从此终结。此刻,我穿行在山林间,耳边仿佛还回荡着她的歌声。

  如果脚力足够好,可以从弦月湖边攀爬200多级陡直的石阶,登上海云寺。海云寺是罗汉岩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宋代中期,历经二次迁建。“海云寺”这块寺名牌匾是1998年由赵朴初亲笔题写的。在山脚下仰望,这座寺庙高耸入云,隐约可见红的墙、闪亮的琉璃瓦,在茂密的丛林掩映下,红绿两色交相辉映。寺庙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古道如盘龙,石阶似飘带,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人行其中,飘然若仙,颇有“出凡尘喧嚣之外,入虚无缥缈之间”的意味。 

  一个巨大的天然岩洞,成为人们最是流连的地方。岩洞高40米、长60米、宽30米,能容纳千人之众,相传为高僧伏虎禅师讲道传经之处。站在锁云桥上仰视洞顶,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块岩石在空中悬着,千百年不曾坠落,也不曾移位变形,与岩壁上题写的“天造奇观”四个大字互为佐证。走进罗汉岩的人,累了可以在这里歇歇脚,饿了可以坐下来吃点干粮,孩子们也可以在这里撒欢嬉戏。石洞的岩壁上,长年有清泉流淌而下,有人在泉下接了一管竹筒,渴了就可以掬一捧泉水喝。 

  当我们坐在岩洞里,让山风尽情吹去身上的湿热之气时,最喜欢抬头起来,观赏从山崖上跌落的两道瀑布。一道瀑布形似马尾,生猛地倾泻而下,坠入深潭,人们称之为“马尾水”;另一道瀑布则像被米筛筛过一样,飘飘洒洒在空中变幻出各种姿态,然后才期期艾艾、轻轻柔柔地洒落在岩石上,人们称之为“米筛水”。两道瀑布一刚一柔、长相厮守,难免让人生发联想,遂将它们合二为一,并称为“情侣瀑布”。 

  很多不爱登山的人,就止步于岩洞,尽情赏玩山光水色,然后打道回府。而我每一次都不愿就此偃旗息鼓,稍事歇息便沿着石头上开出的道路,继续向上攀登。上山的路越来越陡,左侧是深渊,右侧是峭壁,沿途可欣赏北宋的摩崖石刻。

  体验罗汉岩自然天成的魅力,一线天不能不走一遭。仿佛是一股神奇之力将一块巨石一劈为二(传说是铁拐李一指划开),中间只留下窄窄的一条缝隙,这便是高达300多米的天险一线天。站在一线天的窄缝里,所能触摸到的只有两侧的岩壁,它们削直、坚硬、潮湿,生长着喜阴的苔藓,也附着了一些林木的腐叶。此时仰望头顶的一隙天光,常有恍若隔世之感。好不容易到达顶端,忽然来一个垂直下坡,望着下方深渊般的细缝,有恐高症的人难免四肢发软、发抖。我曾陪同过数位文友攀爬一线天,打退堂鼓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平原长大、难得爬山的人。过一线天,最要紧的是胆大心细,两手牢牢地抓住铁链,实在陡直的地方,背过身来倒着走,一步一步探到底,悬着的心就放了下来。有人说:“罗汉岩的一线天,才是真正的一线天。”深以为然。 

  上得山顶,见山涧清泉淙淙潺潺,原来这就是岩洞内看见的飞瀑源头。就是这一股天然的清泉,飞过山崖,飞向深潭,流经陈石水库,先是作为发电之用,然后汇入壬田河,滋养着壬田镇5万多民众。镇上多有头脑活络之人,他们在这里种莲、种果、养鸭、开农庄、办泳池,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值得一提的是,圩镇上出产一种风味独特的焙豆腐,用竹炭火慢慢煨出来,外焦里嫩,再蘸些擂钵制成的酱料,让人恨不得将舌头都吞掉。登罗汉岩的辛劳,瞬间被美食慰藉。店家往往还备有香醇浓酽的石磨豆浆或家酿米酒,温温地灌在保温壶里。我每每带外地的亲友去品尝,没有不赞不绝口的。 

  走进瑞金,在回味红色历史的同时,请不要忘记,这里还有一座罗汉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民生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时事
   第07版:赣江源
   第08版:科教
天生一座罗汉岩
回忆
父亲的门牙
和女儿的三次约定
父亲的道歉
山岭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