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林
父亲已过古稀之年,他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行动很是不便,赶圩虽然不足两公里,步行就得中途休息好几次。去年端午节前一天,他和我视频,父亲展示了他缺失的门牙真是牙如其名——门户大开,父亲说是吃苹果时掉的。
父亲的门牙光荣“退休”了,竟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他更宅了,觉得出门不好意思,很丢人。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兄弟姐妹们,他们很是不解,年纪大了,牙齿脱落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又不是去相亲,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带着不解,我特意回家跟父亲进行了一次深聊,当时还捧了一束花回去。父亲很是不习惯:“这花多少钱啊?有这钱还不如买几斤猪肉回来,我和你妈能吃好几天哩。”我对父亲这样的反应早有防备,跟他说:“老爸,过几天就是父亲节了,这是孩子们凑钱送的,表示一点心意。”
估计是众意难犯,父亲欣然接受了这束鲜花——估计是出生以来第一次有人给他送花。母亲一边喃喃:“母亲节一束,父亲节一束,不会有意见了。”老年夫妻的日常,或许跟我们小时候差不多,哥哥得了奖状吃了一碗面作为奖励,弟弟得了也要吃一碗。我看氛围已经拉满,就跟父亲攀谈起来:“老爸,父亲节刚好是假期,咱们来去哪逛逛?”父亲心情很好:“可以啊,听说你驻的村建得很漂亮,我要来去看看。”
刚好我给村子拍了个宣传视频,马上播放给父亲看。视频里桃红柳绿,彩旗飘扬,干净整洁的入村大道,路两边的花花草草,还有非遗广场、红色题材墙画、祠堂议事……看得父亲啧啧称赞:“变了,全变了。”我很是好奇,父亲难道年轻的时候去过这个村子?父亲点点头,他三十多岁的时候,随我的外祖父到那里做了几个月的木匠。40年弹指一挥间,父亲已经找不到一点年轻时的回忆。我不清楚,这对于他来说,是兴奋还是遗憾。
父亲很认真地对我说,过了父亲节要选个农闲的时候去看看,我答应了父亲的请求。我甚至有点恍惚,觉得父亲有点像我小时候,吵着闹着要去外祖父家的样子。人世间的些许感受,就如同常开常谢的花儿,总能在诗意的岁月里,留下一圈圈温情的涟漪。
我选了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安排好了车子,准备回老家接父亲去他心心念念的村子。我还特意规划好了参观线路,联络了讲解人,挑好了餐馆和菜谱,但万万没有想到,父亲突然说不去了,唯一的理由就是自己的门牙掉了,去了会给我丢脸:“我年纪大了,牙没剩几个,吃饭时杂音大,和你同事一起,真是很不好意思。”
“吃饭就是我们俩,没有其他人作陪。”父亲不信,坚称和我一起在村子里走会让人笑话:”一个国家干部和一个一瘸一拐的老太公在一起,成何体统?“我不禁黯然,父亲什么时候这么生分了,这种生分让我想起了闰土口中的“老爷”。
记得读初中的时候,父亲时常教育我要努力读书,他讲道理,一般会举例子,那样显得很有说服力。我见过父亲惊人的食量,双抢时节的他胃口极好,母亲才吃1碗饭,父亲就干了3碗。母亲笑着说:“你爸爸哪是吃饭,那是倒饭。”
父亲的牙虽然掉了不少,但胃口比我还好。我跟他开玩笑:“是爷爷当年早早地没了牙齿,才把这口福留给了您。”父亲也很赞同:“看来,我的牙齿掉得差不多了,也是留口福给子孙后代啊。”我和父亲的笑声溢满了乡间小道,那种爽朗,比吃了山珍海味还满足。
父亲虽已年迈,但闲不下来,自留地里要么种油菜,要么种蔬菜,有时候还种些时令瓜果。不知什么时候,父亲也学会了玩抖音,他时常到自留地里拍视频,视频里的父亲笑得灿烂如花,缺失门牙的他快乐得像个刚换牙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