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
石榴花开得正旺的甲辰仲夏,有幸从县图书馆获取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虹编著的《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这本新书,利用饭后与睡前一些零碎时间读完了它,其中有些篇目我还忍不住再读乃至三读。这本以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精选27篇红色题材课文加以拓展、增补而编写出来的红色故事集,是一部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引人入胜的红色文化读本。我想,正是好书固有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才使得我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日子里竟能挤空暇读完了它。
里面的一篇篇红色故事丝毫不枯燥,每一篇故事都构思精巧,又不乏感人的情节和细节,且史料丰富,内容充实,行文自然连贯,一气呵成。作者围绕反映革命文化的课文所作的必要而适度的扩充、增补、钩沉和梳理,使课文中英雄模范、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变得更为丰满,更为立体,更为全面,将他们高尚的精神品格的来处阐释得清楚翔实。广大学子若认真读之,对课文所反映的革命历史、感人场景和思想境界必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县阅读推广人,我迫不及待要将此书隆重推荐给爱读书的人,尤其要推荐给中小学生、小学语文老师和思政课老师。
从服务教学的角度看,对于正在学习相关课文的学生来说,“课文背后的故事”是难得的事件背景资料(相关链接资料),必定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增进对主人公的深度了解,如:《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详细介绍了白求恩的生平、成长历程以及他为何会放下一切牵挂,不远万里到中国来参加革命救援的故事。这样完备的资料在别处是很难获得的。对于已学过课文的孩子来说,书里的一篇篇文章,便是改编成课文之前的故事源,或者是被拉长的故事,如: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背后的故事《勇敢献身的董存瑞》,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背后的故事《钢铁战士邱少云》等等。捧起它,你会像见到老朋友或亲人,会觉得非常亲切,从而在饶有兴致的阅读中,汲取革命文化的营养。对于语文老师和思政课老师来说,则等于获得了宝贵的备课资料,或者是课程补充资料,如:《“向雷锋同志学习”》之于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红枪白马”赵一曼》之于课文《一个粗瓷大碗》的教学……这些文章对于红色文化课程的其他相关教学,都大有帮助,也必将提升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
从普通阅读者的角度看,《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可以说是一本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好书,是一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也可以作为小学生革命文化类教材的拓展阅读读本。正如本书的前言里所说:“单独地看,一个个看似独立的红色故事,与相应的课文形成互文关系;合而观之,这是一部基于课文而又自成体系的红色故事集,是一部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可读性兼具的红色文化读本。”无论怎么看,只要认真读了,本书就能让孩子们受到感染,得到滋养,受益匪浅。
本书的内容和语言我也很喜欢。每一个故事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和精心整理而成的,材料左右勾连,故事娓娓道来。虽然小学课本中有些课文涉及的人物或物件在不同篇目中有交叉,表现的人物品质有相似,但作者在编写这些“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时,却没有一个故事内容重复,没有一篇的行文结构雷同。每一个故事都曲折起伏、通俗易懂、感染力强,语言晓畅而精美,让人百读不厌,堪称红色书籍之典范,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