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悠悠人生路

  □钟明山

  我出生于1949年5月,也许是冥冥之中听到了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角,听到了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喜讯,我兴冲冲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七十五年过去,祖国经历风风雨雨,走过沟沟坎坎,走到了富强辉煌的历史阶段。我也由读书到从戎,再到务工,经历了难忘的命运转折,留下诸多精彩的人生故事。

  记得刚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我在瑞金县九堡区的排脑高级社金花井泉太祠堂念书,启蒙老师叫钟同深、钟天荣。当时家庭生活贫困,买不起书包,我用的是父亲读私塾时的藤篮子,那还是大哥二哥用过后再传给我的。夏天打赤脚,冬天才能穿布鞋,下雨天,雨鞋是不敢想的。衣着也单薄,只有一件夹衫,加几件单衫,裤子穿一条,十分冷时,带一只小火笼,到教室里焙焙手指头和脚掌,全凭毅力坚持着念书。

  在学校里,经常听老师讲,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我们穷人家的孩子才能读上书。老师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知识,长大后报效祖国,为建设新中国出力,这给我们幼小的心灵传递了正能量。因此我读书勤奋,从不偷懒,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记得二年级期末考试时,我的语文算术满分,列全班第一,钟天荣老师将家中做来卖的竹吹彩球玩具作为奖品送给我,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小学三年级起,我转到坝溪小学读书。当时的校长叫廖斗魁,很有水平,每个学期在小礼堂开几次会议,表彰先进鼓励后进,在全校掀起爱国、爱校、爱学习、爱劳动热潮,适时组织捡谷串、捡木梓等勤工俭学活动。我从三年级下学期起,直到六年级毕业,均被选为学习委员。六年级时,有一篇作文写得好,被班主任钟运淳老师选为范文,叫我在班里朗读,让我很有成就感。

  升九堡中学念书时,我被选为学习委员,后来又当上班长。初三上学期,在校方组织的十天义务劳动中,我和全班同学驻扎在官仓大队,参加修筑环溪水库。劳动中,我坚持挑土方,让体质较差的同学用锄头上泥,肩膀磨破了,也不叫苦,为建设社会主义出了一份绵薄之力。

  1968年冬,祖国号召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加解放军,保卫国家。我毅然报名,通过了体检与政审关,被光荣录取。1969年1月20日,我穿上绿军装,正式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1970年起,我所在部队整编为野战军,同年,我被连队提升为六○炮班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我心中有信仰,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1976年春,我脱下戎装,回到了瑞金老家——九堡公社麦菜岭。不久,公社安排我做民办教师,大约两月后,又叫我去公社电影队当放映员,没承想这一干就是近三十年。在部队锻炼多年,我养成了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习惯,党叫干啥就干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在电影队,我身兼数职:放映员、检片员、宣传员和出纳员。队里一般每个月去县电影管理站接一次影片,为全公社各个大队、小队、各中小学、企业单位服务。电影宣传栏、流动宣传幕、套色油印广告,也是每个月出一期,幻灯宣传内容则不同,应根据党的中心工作随时更新,有时还要临时制作,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彰好人好事做好映前宣传工作。那时,电影队几乎每天转点放映,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时代,塅区看电影是人山人海,山区也场场爆满,《红孩子》《白毛女》《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黑白影片放了又放,观众百看不厌。当看到乡亲们一张张兴奋的笑脸,再苦再累我也感到值得。

  科技不断发展,电影也日新月异,有黑白影片和彩色影片,又有遮幅式与宽银幕影片。我们电影队也由三人发展到六七个人的队伍,增加了电影机械。有了电影院后,实行下乡放映与院内卖票相结合,曾经出现过红红火火的大好局面。但是,农村的电视机不断普及之际,也就是农村电影事业走下坡路的开始。2003年,我们电影队集体下岗。后来,我还应聘到瑞金市地税局做门卫,发挥余热,一干又是七年。直到2013年,小孙子从广州回瑞金,需含饴弄孙做家务,我才辞职回家。那一年,我已然虚岁六十五了。

  如今,新中国走过了七十五周年的光辉历程,我目睹着国家建设突飞猛进,国防力量空前强盛,人民生活稳步上升,内心有说不出的欢喜和自豪,而回首自己七十五年的人生路,可谓是苦尽甘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礼赞新中国·赣南之歌
   第06版:礼赞新中国·赣南之歌
   第07版:礼赞新中国·赣南之歌
   第08版:礼赞新中国·赣南之歌
秋行散记
悠悠人生路
桃江清源
青瓦情愫
小城故事
水上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