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木生
赣州是革命老区,是全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最多的设区市,也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市累计减贫192.06万人。今年4月26日,最后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突显脱贫攻坚成效的同时,也彰显了民政兜底保障的累累战果。
去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赣州视察,给予我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高度评价。赣州民政系统牢记嘱托,围绕打造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以筑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最后一道防线意识统揽全局,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三个聚焦”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赣南大地生动实践,探索了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脱贫的新路径。
坚持党建更强,筑牢民政样板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赣州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基层组织力量参差不齐,巩固脱贫成果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作为推动民政事业健康发展的领头雁,把党建的触角延伸到困难群众的每个末梢,为更好履行“三基”职责的汇聚攻坚合力。
在思想认识上,把握民政部门的政治属性,立足民政为民、聚焦基本服务,强化政治担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村级组织作为基石,树好力量强的样板,抓好能做事的骨干,让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转化为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的强大效能,培育和增厚“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思想引领力。
在为民情怀上,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和使命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面对脱贫攻坚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敢于挺身而出,尽锐出战、迎难而上。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保证担子有人负责,过程能够监督,争做有担当、善担当的新时代民政人。
在服务能力上,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十四次民政会议上提出民政工作“三个聚焦”为根本遵循,创新民政兜底与脱贫攻坚巩固、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自觉把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与百姓的基本需求结合起来,甘为人梯,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优势力量勇往直前,围绕全面小康目标,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兜底更实,确保基本底线密实牢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总的就是因地因人制宜,缺什么就补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民政部门作为“五个一批”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要紧紧围绕“兜底、衔接、应急”思路,坚定不移确保保障网密实牢靠,抢抓苏区振兴发展机遇,闯出一条“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高质量跨越式保障新路。
找准“扶持谁”兜底靶心,不断强化对象识别手段,健全监测预警机制,重点排查2万余户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人口,组织精干力量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平时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疫情有人保护。
强化“怎么扶”政策支撑,全面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充分预估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影响,推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确保凡困必帮、有难必救,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
创新项目化管理举措,切实以高质量兜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易返贫致贫对象监测管理机制,防止返贫或滑入绝对贫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民政救助“一网通办”全流程绿色通过建设。全面创新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开展低保评估、特困人员护理、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切实提高兜底扶贫质量。
坚持服务更优,提升窗口为民服务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要求民政部门更好地履行基本社会服务,用最简洁的语言赋予了民政窗口高质量服务的新期待。我们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把“周边、身边、床边”工作做细做实,让奉献、友爱、互助、便捷的民政窗口形象深入人心,持续推动社会向上向善。
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鼓励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社会力量参与方式,新建、改造、整合一批养老机构,加快建立高端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探索“政府养老、社会养老、居家养老、互助养老”新思路,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打造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新样板,为老人提供家门口的养老需求。
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新风尚,抓好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政策的落实,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全面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坚决遏制婚嫁彩礼互相攀比、大操大办、低俗婚闹等不良习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传承好美德。
大力提升儿童关爱保护水平,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养育政策,足额保障基本生活,开展孤儿助学活动。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保障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实施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养治教康+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孤弃、陷困儿童养育关爱水平,全面构建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标本兼治的关爱保护体系。
坚持治理更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我们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推动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可靠组织保证。
积极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成立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专班,将城乡社区治理纳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范畴一体推进、一体落实。抓住机遇,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村(社区)组织设置、班子建设、经费保障、活动场所四个标准化,推进队伍建设、组织活动、运行机构、服务群众、工作任务、党建责任六个规范化。
持续夯实社区治理基础,加快完善社区治理长效常治机制,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和城乡社区民政服务元素融合试点,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双提升。切实履行好民政民生领域行业监管的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开展“行业清源”行动,彻底清除行业乱象行为,大力推进软弱涣散村级自治组织整顿提升。
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全面深化农村“并组设区”试点,优化撤并村民小组,成立社委会,形成“乡—村—社区”三级组织架构。认真研究农村、社区工作职责,制定事项清单,理清权责边界,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群众自治的制度化渠道,为群众自治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凝聚社会正能量。
(作者系赣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