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弘扬寻乌调查好作风的启示

  □庄春贤

  1930年5月,毛泽东寻乌调查时,经过反复调查,收集资料,认真思考,写出《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著名的调查报告。毛泽东在寻乌调查革命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好作风、好传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誉毛泽东作寻乌调查时的“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新时代弘扬“深入、唯实”的好作风,对于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

  毛泽东历来重视调查工作。在创建中央苏区的过程中,毛泽东把进行社会调查作为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决定政策的基础。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下,红四军的调查工作逐渐地开展起来,出现了“近来红军第四军的同志们一般的都注意调查工作了”的喜人景象。

  1930年5月,毛泽东经会昌到寻乌后,决定作一次深入的调查。为了纠正过去错误的方针政策,制定马克思主义方针政策提供客观依据,毛泽东在寻乌县作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写出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在寻乌调查时,反思了过去只重视农村而忽视了城市的问题,“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般了解的时候,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而寻乌县地处江西、广东、福建三省的交界,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在寻乌调查中,他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了了解农民卖儿卖女的情况,毛泽东特邀了刘亮凡、李大顺、梅治平三个农民开调查会,并把他们的谈话全部记录下来。

  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整理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报告,全景式反映了中国南方中小城市的群众生活实际,这对毛泽东后来制定群众政策和城市商业政策帮助很大。后来,在巩固发展中央苏区过程中,毛泽东一再强调,要关心广大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群众生活问题,他反复强调指出:“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像毛泽东那样,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从而获得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深入调查研究,坚持求真务实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毛泽东一贯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途中,红军每到一地,只要有空余时间, 毛泽东都会抽出时间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社会实际状况。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提出要深入调查研究,针对一些领导和同志不深入调查研究,乱发表意见的现象,毛泽东严肃地指出:“许多巡视察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从《寻乌调查》报告内容看,可以看出毛泽东做调查工作十分细致。1930年5月,在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协助下,毛泽东在寻乌进行了调查,“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寻乌调查》除序言外,共5章39节,详细讲述了寻乌的政治、交通、商业、旧有土地关系及土地革命斗争等内容,不但调查了农村,而且调查了城镇。正是经过这样深入细致的调查剖析,毛泽东实现了对寻乌城的工商业状况认识由门外汉向专家的转变。

  毛泽东写的《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情,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提供了大量的生动的第一手材料,从而为党制定正确的路线、策略提供了客观依据。通过调查,毛泽东终于找到了正确解决富农问题的方法,他鲜明地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就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毛泽东这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精神,正是《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最直接的体现,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像毛泽东那样,深入调查研究,坚持求真务实,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

  始终尊重群众,汲取智慧力量

  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始终尊重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1930年5月,毛泽东在寻乌县城西井巷天主堂住下后,立即找县委、县苏干部询问情况。毛泽东在《寻乌调查》指出:“我是下决心要了解城市问题的一个人,总是没有让我了解这个问题的机会,就是找不到能充足地供给材料的人。这回到寻乌,因古柏同志的介绍,找到了郭友梅和范大明两位老先生。多谢两位先生的指点,使我像小学生发蒙一样开始懂得一点城市商业情况,真是不胜欢喜。”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县各阶层情况,毛泽东采取开调查会的方式进行调查,参加调查会的都是深切了解社会情况的人,除帮助毛泽东组织调查的古柏同志外,郭友梅、范大明、赵镜清、刘亮凡,这几个人是经常到调查会的,提供的材料最多。此外,找了几个有经验的工农出身的区乡干部、教师和店员,毛泽东还特意请了62岁的前清穷秀才郭清如先生参加调查会,向他求教寻乌的社会沿革、风土人情、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毛泽东满腔热情地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接待每一个与会者,因为这些人“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尽。”

  为了让那些不会调查研究的同志熟练掌握并在土地革命实践中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特地以“调查的技术”为题对自己调查的方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一是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二是调查会到些什么人?三是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四是要定调查纲目。五是要亲身出马。六是要深入。七是要自己做记录。他强调:“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调查不但要自己当主席,适当地指挥调查会的到会人,而且要自己做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像毛泽东那样,始终尊重群众,面对面地与群众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汲取他们的智慧,调查出真实的情况,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毛泽东做寻乌调查的好作风是我们今天应珍惜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和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继承和发扬“深入、唯实”的好作风,让寻乌调查时的好作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重放光彩!

  (作者系信丰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思与行
   第04版:视觉
   第05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题
   第06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印记
   第07版:工业周刊
   第09版:中缝
推动“三个聚焦”生动实践
践行群众路线 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
新时代弘扬寻乌调查好作风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