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搭台 农户受益

信丰抓实消费扶贫助农增收

  本报讯 (黄伟斌  特约记者  李春梅  记者  涂家福)1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信丰县高新区的消费扶贫馆,看到馆内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包装一新的红瓜子、萝卜干、草菇,还有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为助力贫困户增收,拓宽农产品销售开辟了又一个渠道。2020年,信丰县农副产品除了传统线下销售模式,还开启了网络直播带货,在创新消费扶贫模式上走出一条新路子。

  近年来,信丰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聚焦贫困户和农业产业经营主体,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贫困户自己种,扶贫基地政策帮,建立了种养扶贫基地、货源供应基地、扶贫产品供应配送点,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以脐橙、生鲜蔬菜、生猪、葛根、红瓜子、铁皮石斛、平卧菊、三七等为代表的特色扶贫产业。该县建立了全县消费扶贫产品推荐采购目录和消费扶贫对外推介目录,从源头上摸清了消费扶贫产品存量。

  为推动贫困户农产品融入市场,不断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该县探索建成赣南首家消费扶贫专馆,认定推出扶贫产品123个,在康丰商贸、信明等商超设立3个消费扶贫专区,在学校、企业、医院、社区等处布设51个消费扶贫专柜。该县不仅做细做实线下扶贫产品流通渠道,还畅通扶贫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在县内,建起了信丰消费扶贫APP线上平台,全县所有消费扶贫产品在平台上精准发布,所有卖家在APP完成线上交易采购,实现了本地消费扶贫产品本地销。在县外,该县积极主动与国务院扶贫办消费扶贫创新试点企业中科同创对接,整合产业链资源,拓宽上下游渠道,借助中科同创联盟企业资源,参与全国消费扶贫产品大流通,打造扶贫产业生态闭环。截至目前,该县通过线上线下累计销售农产品6000多万元。

  政府搭台,平台助力,集全民力量推动消费扶贫。该县利用县融媒体APP、快手、抖音等平台,采取直播带货模式,每月开展消费扶贫大型直播走进乡镇等活动,与中国教育网、央视媒体、明星网红开展公益消费扶贫,2020年累计吸引粉丝关注2000多万人次,形成规模化消费效益。同时,该县动员广大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方式进行发布、分享、代言,开展熟人销售,向朋友圈、亲朋好友推荐产品,带头宣传采购扶贫产品,形成人人参与消费扶贫的浓厚氛围。

  畅通了扶贫产品线上销售渠道,物流畅通也是做好消费扶贫的关键一环。该县借助万村千乡康丰健连锁电子商务企业快捷便利的流通服务网点、物流服务和配送体系,发挥其整合仓、货、车、路线作用,通过“包收购、包分拣、包检测、包运输、包配送、包售后”等“六包”服务模式,实现消费者线上下单、扶贫产品直接配送到家,打通了消费扶贫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饭店餐桌,从农蔬果园到超市商圈,有3000余户贫困户直接从中受益,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难卖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扶贫产品变商品、农民收成变收入。

  “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一头连着贫困群众的钱袋子,开展消费扶贫对畅通扶贫产品销售、保障农副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信丰县扶贫办副主任李雷说,通过消费扶贫,有力促进了扶贫产品市场销售,完善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的有力举措。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周末
   第07版:悦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缝
   第10版:中缝
信丰抓实消费扶贫助农增收
赣州经开区开展主导产业信贷试点
赣州地方志重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图片新闻
王母渡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
答疑解惑 体现城市温度
围绕“两项重点” 做到“四个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