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心 倾力 倾情

——教育部对口支援上犹县工作纪实
焕然一新的上犹县营前小学校园。

  □郑红华  特约记者  黄传章  文/图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绿草如茵的运动场、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无论是县城,还是边远山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幸福笑脸,是上犹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注脚。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部对口支援上犹县以来,在政策资金、业务指导、人才培训、装备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助力上犹教育事业发展提质增速: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比赛获奖数量和等次,均列赣州市第一方阵。

  倾心  改善办学条件

  南湖之畔,绿意葱葱。“园不在大,有苗则成;薪不在高,有用则行。虽是村小,吾宜安心。”这是上犹县清湖小学邹国梁老师自己写的一首《园丁铭》。这首词的背后是邹国梁37年如一日、摆渡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动人场景。如今,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现代化教学装备的教室学习,再也无需每天搭乘小木船上学了。

  地处大山深处的紫阳初中是上犹县最边远的山区学校之一,由于山路崎岖,从县城驱车前往需要两个小时车程。尽管地处边远山区,但学校办学条件不错,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教学大楼传来朗朗读书声。这些年,该校累计投入600余万元资金,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寝室和教师周转房,并完善了校园配套附属设施,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这是教育部倾力对口支援上犹县后,补齐教育短板、促进全面发展的真实写照。针对“农村弱”和“城区挤”的问题,上犹县在江西省率先出台党政领导履行教育职责责任分工方案,实行县四套班子成员挂点联系学校制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教育问题,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通过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帮助和支持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建设,建成20所公办园、增加学位3780个,帮助3所民办园评估认定为省市示范园。五小、三小新校区、城区第二幼儿园、桐坑幼儿园如期开学,公办园幼儿数占比由21.1%已提升到43.46%。通过“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实施义务教育新改扩建项目110个,新增12所义务教育学校,增加2.05万个学位。目前,学前和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已基本满足群众就近入学需求。

  教育部对口支援和帮扶上犹县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帮助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及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教育科研指导、协调国内优质学校结对子等方面给予了支持。“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乡村校长助力工程”等培训计划帮助一批又一批的校长、教师获得宝贵的培训机会,8年来累计帮助培训校长、教师3万余人次。同时,对外交流不断丰富,引进外籍教师来到山城小县支教,北京西城区中小学校、华中师范大学及第一附属中学等10余所名校及60余名名师来上犹对口帮扶、讲学,与上犹二中、上犹五小、上犹中专等成为姊妹学校。

  倾力  建设教育信息化

  “自从引入了‘班班通’平台,老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地感受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更活跃、更专注了。”近日,紫阳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曾凡珍告诉记者,信息化网络教学,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而5年前,曾凡珍毕业后来到大山深处的紫阳中心小学教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就能上一堂课。要用投影教学,只能到全校唯一的多媒体教室。后来,每个班都安装了一体机。

  近年来,教育部帮助上犹县搭上信息化快车,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等方式,为56所学校815个班级配足希沃白板,老师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引导学生与教育发达地区学校师生远程互动学习,共同遨游知识海洋。这种能实现远程同步互动教学的“智慧教室”,正在为山里娃们铺就一条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实现集合了远程教学、同步课堂、电子备课等系统的班班通平台,使小县城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和大城市同龄人一样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目前,该县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正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县域教育城域网建设,城乡师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共享优质资源。

  倾情  推进教育扶贫

  家住上犹县油石乡清溪村的蓝锋,中专毕业没多久便成为一家汽车销售网点的合伙人。几年前,初中刚毕业的他却因家庭贫困想要放弃读书外出打工。当蓝锋了解到相关的助学优惠政策后,选择了上犹中专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这是上犹中专引企入校联合打造的专业。

  蓝锋在无数次的水枪冲刷和扳手挥动中度过了3年的中专生活,在学校练就一身技艺的他在顶岗实习期就深受企业器重和培养,刚毕业年薪就近8万元,开启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扶贫先扶智。近年来,教育部指导上犹县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充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各类适龄儿童入学机会;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全面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高标准建设特殊教育学校,“三类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93.18%,为60多名行走不便的中重度适龄残疾学生“送教上门”,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国家开放大学“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还将上犹列为首个试点县。

  上犹县全面落实从小学到大学到就业的教育补助、资助政策,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体系,确保不发生因学致贫返贫现象。8年来,累计发放各类助学金10万余元,资助学生13万余人次,确保贫困学生资助应享尽享;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累计安排资金1.69亿元,支持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90余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教育部对口支援上犹县工作纪实
赞~~~
乐~~~
~~~——记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师罗晓婷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党风廉政建设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时事
   第06版:时事
   第07版:法治
   第08版:教育
倾心 倾力 倾情
拾金不昧不留名
别开生面的休业式
“金牌教授”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