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
2020年下半年,赣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市律师协会联合定南县委政法委、组织部及县司法局下发了《关于选派优秀律师到定南县部分镇、县直单位任职的实施办法》,实施试点为期2年,任职时间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分期分批进行。首批选派律师肖欢、黄礼通、严林福于2020年10月开始任职,2021年1月底任职结束。3个月以来,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帮助任职单位做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提供法律意见等大量工作,共培训干部群众2000余人,处理矛盾纠纷、案件75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基层法治建设的“助力器”
“以前缺乏专业教师,普法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短板,黄礼通律师的宣教,使全校师生对法律有了初步了解。”近日,聊起市选派律师、历市镇法治委员黄礼通开展的“法律进校园”活动,历市镇热水小学校长胡展松表示很有意义。
为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营造校园、企业、机关、农村的良好法治氛围,三位律师深入开展了法律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等普法宣传活动,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学法、懂法、用法、护法,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通过具体的事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围绕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基本常识作出宣讲,并现场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问题,使群众深受教育,赢得了一致好评。
“法律不只是法律从业人员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每一个公民都需要有意识地去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及运用法律。”市选派律师、定南县住建局法治委员严林福说,通过“法律六进”活动,增强了群众法律意识,促进了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养成和依法办事能力提升。
3个月以来,三位律师通过在单位干部职工会前15分钟学法、实际调解工作中的以案释法、法律大讲堂集中学法、县委党校专题授课等途径,以及“送法下乡”“法律讲堂”等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培训,培训干部群众2000余人。
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阀”
“感谢肖欢律师的法律援助,才使得纠缠了三年的老信访件得以化解。”据鹅公镇司法所所长刘永红介绍,2018年始,该镇塘唇村村民叶某因高速公路项目征地存在未丈量、未补偿的情况多次上访,一直未得到满意的答复,这次在市选派律师、鹅公镇法治委员肖欢的帮助下得以化解。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是乡镇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三位律师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主动要求参与涉法性疑难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按照“不先入为主、不乱扣帽子、不高高在上、不轻易表态、不激化矛盾、不失信于人”和“热情接待、首访负责、持续跟进”的“六不三要”工作法,以及过硬法律专业知识的运用,成功为当地政府解决了一批积案型矛盾纠纷,引导其走正常途径解决问题。
他们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单位实际,坚持法理与情理相结合,有效引导信访人员遇事找法、依法维权,推动解决了几家房地产因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劳资合同等长达两年以上的涉法性矛盾纠纷,并得到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此外,历市镇、鹅公镇严格按照公开接访要求,安排律师参与接访活动,发挥专业特长解答法律有关问题,处理法律纠纷。
政府依法决策的“好参谋”
“3个月的经历使我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提升。在今后的法律服务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提高站位,为法治社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肖欢说,通过选派任职,他有了从新的角度去了解体制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以便后续执业更能从容沟通与交流。
任职期间,他们全面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对任职单位的重大决策、行政行为、合同文书等开展法律性审查评估,有效促进了依法行政和“五型”政府建设。同时,通过参加(党组)党委会议、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请教领导、干部学方法、转作风,以及关注“定南发布”等微信公众号,了解定南高铁经济、足球经济、交通网络、赛事活动等县情民情,参与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增长了才干、积累了经验,各方面素质得到锻炼提升。
实践证明,选派优秀律师到基层任职锻炼是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大胆实践,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有力抓手,是乡村振兴发展、建设法治乡村的有效路径,是提高干部法治意识法治思维的有效办法。通过基层历练,他们分别撰写了《用专业优势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挥律师的特殊作用》《律师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如何做好乡镇的法治宣传工作》等理论文章,为今后工作起到了示范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