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珊伊
燃气是现代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发展燃气事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确保燃气安全和市场规范有序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日前记者获悉,《赣州市燃气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赣州市燃气管理条例》是城乡建设与管理领域的基础性法规,是燃气发展和管理的根本途径。条例的颁布实施为进一步加强燃气管理,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维护燃气经营者和燃气用户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就条例出台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解读。
全市有130万燃气用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燃气管理工作,管道天然气和石油液化气在城乡得到普遍推广和使用,我市燃气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市现有燃气企业133家,其中天然气企业18家,瓶装燃气企业115家。市中心城区五区以及瑞金市、上犹县已用上管输天然气,其他13个县(市)使用槽罐车运输的液化天然气。现有居民用户132万户、工商业用户4.4万户。2020年全市天然气消费量达1.95亿立方米,瓶装燃气消费量达5.4万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燃气消费规模越来越大,使用场所越来越多,燃气管理工作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如瓶装燃气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燃气经营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燃气管理部门存在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容易产生管理空白等现象,全社会的燃气使用安全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都需要通过地方立法制定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安全。
“通过地方立法来促进燃气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条例的制定工作,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条例的修改审议工作,多次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设置有力的制度措施规范燃气市场,确保燃气稳定供给和生产使用安全防范。经过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座谈调研论证、先后三次审议等程序,4月29日,赣州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6月2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了条例,决定条例于8月1日起施行。
条例回应民众呼声
据悉,条例共分七章,包括总则、燃气发展规划与设施建设、燃气经营与服务、燃气使用、燃气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法律责任、附则,共四十三条。
因为燃气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维护,所以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如:要求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加强对燃气工作的领导,将燃气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
基于国家层面有《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省级层面有《江西省燃气管理办法》,《赣州市燃气管理条例》在严格遵循国家和省级法规的基础上,聚焦社会矛盾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民众呼声,反映时代发展需要,具有鲜明的赣州特色,主要体现在进一步规范了瓶装燃气经营行为,从根本上堵住“气霸”滋生的源头,对燃气安全管理使用及应急处突作出详细规定,对各类燃气经营者经营行为做出了明确规范,对燃气监管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晰界定等方面。
近年来,我市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造成燃气泄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此,条例在加强涉燃项目施工管理方面有了制度性规定,规定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建立并及时更新地下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向相关部门报送燃气管网现状资料;规定燃气主管部门在燃气设施周边划定保护范围,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爆破、取土、建设占压地下燃气管线的设施等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前查明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地下燃气管线的相关情况,施工范围内有地下燃气管线等重要燃气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与管道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同时明确,违规者将面临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处罚,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多措并举宣贯条例
条例在8月1日正式实施了,作为燃气行业主管部门,市住建局在贯彻实施条例方面有什么打算?“条例的出台,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燃气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我市强化燃气管理工作的一大举措,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条例的宣传、贯彻实施作为当前及今后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切实扩大条例宣传的广度,切实加大条例运用的力度。”市住建局局长廖光斌说。
在切实扩大条例宣传广度方面,市住建局将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条例宣传,深入开展系统内学习宣传,广泛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好条例,同时培训一批条例讲解员,当好条例的宣传员。同时,全面开展社会宣传,就条例起草背景、特色亮点和实施步骤等进行阐释,开展条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五进”活动,把条例宣传纳入到日常宣传和各类普法宣传活动中,积极开展燃气管理宣传工作。
在切实加大条例运用力度方面,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补足治理短板,通过制度创新,加快推进气瓶充装信息追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强化气瓶和送气人员管控,坚决执行国家充装自有气瓶规定,引导瓶装燃气经营者依法依规经营,规范瓶装燃气市场经营行为。此外,还将强化监管手段,加强燃气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严格查处燃气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挂牌督办、集中约谈、曝光典型案件、联合执法查处等方式,督促燃气经营者依法履行燃气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燃气行业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