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南县龙下乡龙下村,每到圩日,总有一对母子拉着板车赶集。拉车的是儿子,车上躺着的是母亲。从村组到集市的路上车来车往,缓慢前行的板车却引人注目。路上的行人无不为这样的画面动容。
这是一位年近七旬的多病母亲与一个43岁智力残疾儿子的感人故事。
这位母亲叫刘树英,全南县龙下乡龙下村人。刘树英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睛却明亮有神;头发已经花白,衣着穿戴干净整齐;身形佝偻矮小,却撑起了儿子整个世界。
1979年,刘树英儿子兰志彬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幸福和欢乐。可到了上学的时候,儿子的反常表现却给家庭添上了一层阴霾。兰志彬能够掌握的词句非常少,作业更是极少能做,刘树英甚至发现儿子有时会逃学蜷缩在田坑中……虽然已经意识到儿子的异常,但刘树英夫妇还是抱着一线期望带儿子去医院检查。然而诊断结果让人难以接受,兰志彬患有脑瘫疾病,他一生的智力水平永远锁定在3岁左右。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面对如此打击,刘树英夫妇更加辛勤耕耘,承担起照顾儿子的重担。
一天傍晚,劳作了一天的刘树英夫妇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但到处找不到儿子。他们不眠不休地到处寻找,请邻居,找亲戚,求陌生人。两天两夜的苦寻还是没有找到儿子。第三天,一个跑运输的乡邻在远隔四十里外的乡镇偶然找到他们出走的儿子,并送回家中。尽管刘树英再不敢让儿子远离自己身边,但四十年这种情况还是多次发生。很难想象这四十年中,刘树英到底承担了多少对儿子的担惊受怕。
夫妻俩靠着勤劳的双手和节俭的生活方式,加上政府低保政策的支持,日子越过越好。
但是悲剧总是以突然的方式来到。2014年刘树英的丈夫突发胃出血去世。刘树英毅然撑起这个破碎的家庭。那几年刘树英每天围绕着家中的田亩、桑树、鱼塘劳作,平时两个人的劳动量,她硬是一个人坚持完成。
岁月无情,压弯了刘树英直挺的身板,染白了她乌黑的头发。随着年龄的增加,她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开始侵扰她的身体。去年冬天,刘树英第二次经历中风。在住院的日子里,身在病床的刘树英辗转反侧,智力残疾的儿子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刘树英手把手操持。倘若哪天自己离开了,儿子可怎么生活呀?
于是,出院后的刘树英开始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教会儿子独立生活的技能。经过刘树英长时间的悉心教导,兰志彬已经能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甚至能独立开火炒两个菜。
对生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对贫困始终保持勤劳肯干的心,对难题总是保持积极面对的心,对家庭总是保持慈爱关怀的心。这就是刘树英,一位平凡而又坚强的母亲。
(卢云 叶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