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曾嵘峰 通讯员郭柳菲 杨丹
“廖书记,下这么大的雨还去巡查水库吗?”2月10日,宁都县对坊乡坑塘村党支部书记廖亲亲担心山塘水库溃坝决堤,打着雨伞匆匆出门巡查,热心的村民王才秀看到,赶紧从家里拿出雨衣给其披上。
近年来,宁都坚持以作风强作为,无论是在社区街道、办事窗口,还是在工厂、学校,都能看到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忙碌身影,他们敢于担当作为,善于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犹如阵阵新风扑面而来。
统一思想凝聚合力
“产业强、城乡美、百姓富、风气正”“宁都是个好地方,我为宁都争荣光”“跳起来摘桃子,沉下心来钉钉子,合起伙来挑担子”……一个个目标、一条条措施,镌刻在宁都每一名干部的心中。
“全县上下一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踔厉奋发、苦干实干,坚定不移大干项目、大抓落实,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喜事,攻克了一系列难事急事,推进了一系列实事好事,取得显著成效,宁都大地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宁都县组织部干部陈孟春介绍说,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带领下,“大家不争论、不折腾、不懈怠”已经成为宁都加快发展的统一共识。
每到周末,黄石镇山梓村一片热闹,该村村干部和志愿者们一起,或打扫街道,或帮助困难老人做好家庭“五净一规范”。“村里的退休党员都还在发光发热,我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更应该冲在一线为民多办实事。”队伍中的郭宏介绍。郭宏是该村最年轻的村干部,每次他都积极的报名参加。
思想引领实践。宁都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紧扣赣州市新时代基层干部“凝心·强基·赋能”主题大培训行动,科学制定了《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调训工作的通知》等培训工作方案,举办了中青年干部、初任公务员、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素质提升、党务骨干等培训班,加强理论实践,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共同绘好“干群同心圆”。
干部一线担当作为
“我们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桌了,谢谢阿姨帮我们实现愿望。”青塘镇社岗村的一对兄妹,在收到新书桌后开心不已。该兄妹俩因家庭拮据,平时放学回家只能挤在一张饭桌上写作业,他们一直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桌。该村巾帼志愿者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认领了他们的“微心愿”,为他们送去了功能实用的学习桌椅。
据了解,为把“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落实在岗位上,宁都积极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制度,组织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或单位所在地小区报到,各干部根据各自职能、特长,自发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察民情、访民意,聚焦看病就医、养老扶幼、物业服务等方面实际情况,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同时,该县创新实施“十联”工作法,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联企业、联项目、联乡村、联社区、联学校……搭建统一联建平台,将不同单位的职工群众“拧成一股绳”,让党员干部劲往一处使。
以过硬作风回应群众关切,宁都广大党员干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出击”,把群众放在心间,在宁都大地,在群众需要的每一个地方,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2022年至今,宁都党员干部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大小问题和难题近2万个,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深受群众好评。
近日,宁都县举行2023年“揭榜挂帅”项目,县领导逐一揭榜授“帅”旗;24个乡镇、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县委县政府递交“军令状”。任务已布置,责任已在肩,宁都的各级干部继续忙碌在一线,为宁都加快发展贡献力量。
严管厚爱创业无忧
“组织上能公平公正看待干部所做的工作,让我们做事的积极性大为提升。”宁都县某乡镇的一名基层公务员介绍,纪检、组织部门既彰显严格执纪的力度,又体现组织关爱的温度,旗帜鲜明鼓励干部担当作为。
近年来,宁都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倾力打造“干部之家”。宁都先后出台《宁都县推进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宁都县纪检监察机关澄清失实检举控告和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的实施办法细则》,大力倡导树立激励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精准问责,坚决防止和纠正问责泛化简单化;有问题要坚决查处,没问题也要及时澄清,切实保护好党员干部的干事积极性。
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一年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78人次,全县严查诬告陷害案件2件,为5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为1名干部容错纠错,直接了结问题线索54件。
“得到澄清后,感觉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虽然身正不怕影子斜,但面对流言蜚语,心里难免有疙瘩,有时还很糟心,好在组织及时还给我清白。”近日,县纪委监委给王某某召开澄清会议后,让他真切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和厚爱,自己和家人的心结也解开了,又重新焕发了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