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栽好梧桐树 引得凤还巢

——全南县推进工业园区改革升级走笔
  □黄云松

  近日,笔者走进全南县工业园,只见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栋栋标准厂房鳞次栉比、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近年来,全南县深入推进工业园区改革升级,加快“三南”园区一体化发展步伐,全省工业园区先进集约节约用地先进县、全省首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全省绿化提升试点园区、全省“两率一度”先进园区、新材料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殊荣接踵而至。

  截至2018年底,全南县工业园落户企业130多家,纳入省统计企业6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2018年,该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91亿元,实现利润0.77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38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17亿元。

  夯实平台  构筑“暖巢”

  近日,全南县获省级标准厂房建设补助资金443万元,用于该县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2018年,该县标准厂房完成年度目标进度的162.3%,进度名列全市第一。

  “工业的核心在园区,而标准厂房可以极大缩短项目落地建设周期,是支撑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该县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曾勇告诉笔者,为开展好标准厂房建设,该县成立工投开发有限公司,投资8.2亿元分三期推进4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企业可享受成本价购买厂房以及前三年“先交后返”租赁政策,让企业实现“拎包入驻”。目前,标准厂房一期、二期项目已完工并交付使用,三期正在加速推进。

  2018年,全南县出台关于共建“产学研用”园区的若干政策,与东莞理工学院对接,合作共建11.93万平方米产学研用科技产业园。目前引进大研机器人(全南)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科技型企业,打造智能自动化设备及智能工业机器人研发、嵌入式智能工程检测为一体的科技产业园。

  为加大园区的竞争优势,今年一季度,全南县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8538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园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商贸、信息、文化、教育、物流等配套,力争达到“九通一平”的标准。同时,该县加强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机衔接,实现一体化布局和联动发展。据悉,2016年以来,该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0亿元,园区面积扩大了233公顷,是2015年的2.6倍。

  提升服务  诚引“凤凰”

  “企业是经济之基,服务是园区之责。园区发展要有‘硬环境’的基础,更要有‘软实力’的吸引力。”全南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说。为减轻企业负担,该县积极做好企业社保、税收、贷款等一系列降成本优环境的“加减法”,2018年为企业减负9451万元;通过“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发放贷款共计2.41亿元;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研发投入的20%(不超过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为提高企业落户效率,全南县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提效率,2018年以来,该县调整精减行政权利156项,取消102项行政许可事项证明材料,“一窗式”“最多一次办结”改革事项受理率、办结率达100%,10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同时,建立“六个一”跟踪服务机制,并成立主攻工业及招商攻坚指挥部,实行县工信局、县工业园主要人员整体机构下沉一线办公,积极推行项目建设“并联审批、容缺后补”全方位跟踪,全力做好“店小二”式服务。

  全面提升园区“软实力”,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此,该县在工业园区成立人才工作服务站,架起政府直接联络和服务企业人才的“桥梁”,为企业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该县还专门成立招才引智局和人才评审认定委员会,在市人才新政的基础上,出台了“人才新政33条”,实施“四个五”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建设人才公寓、构建“双创”平台,建立人才住房468套,帮助企业引进行业紧缺人才145人。此外,该县实施“凤还巢”引流回流工程,在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保障等方面给予诸多优惠政策,并通过校企“联姻”,优化企业用工环境,吸引务工人员及城乡富余劳动力进入县内企业务工。三年来,该县累计为园区企业招工7600余人。

  深化改革  打造“寸金”

  前不久,全南县燃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金莎皮具(全南)有限公司等“僵尸企业”被清退……一场“亩产论英雄”改革在全南县工业园区如火如荼进行。

  近年来,全南县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构建退出机制,定期对园区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分类,优化资源配置,让“寸土”产生“寸金”效益。该县一方面对园区“做加法”,科学规划布局产业园区,沿绕城公路征收产业用地,扩大园区规模,调区扩区后,形成“一园二区三地块”布局。另一方面,该县对园区土地“做减法”,树立“亩产论英雄”导向,对园区“僵尸企业”“空壳企业”、低产低效企业进行“腾笼换鸟”,集中清理闲置、批而未建土地,将土地等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推动园区企业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为保证园区用地,该县对建筑用地进行统一供应管理,依据园区用地和建设规划,合理确定用地结构。同时,盘活存量用地,做好做足存量土地文章,重点保障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氟新材料、锆铪应用新材料、不锈钢等产业用地。推行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及弹性使用年限制度,充分利用存量厂房,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兴办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据了解,全南创新创业(电商)园众创空间被认定为2018年省级众创空间。

  “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为目标,以智慧化、绿色化、服务化‘三化’为路径,推动园区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标提档,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全力打造园区升级版。”谈及园区的发展,全南县工信局局长陈太歆如是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全南县推进工业园区改革升级走笔
~~~——全南县推进工业园区改革升级走笔
~~~——全南县推进工业园区改革升级走笔
~~~——全南县推进工业园区改革升级走笔
~~~——全南县推进工业园区改革升级走笔
~~~——全南县推进工业园区改革升级走笔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时事
   第04版:时事
   第05版:工业周刊
   第06版:文化
   第07版:悦读
   第08版:卫生健康周刊
栽好梧桐树 引得凤还巢
图片新闻
于都赢家时装获省专项投资175万元
青春在这里闪光
让废旧动力电池“重生”
纾困基金解民企“过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