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牛蛙养殖污染问题,向区农业农村局等5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邀请5部门开展集中座谈,形成公益保护合力,由此,南康区在全市率先完成牛蛙养殖污染整改工作;依法向区国土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国土部门依法采纳检察建议,对当地恒大商业地产欠缴的8.08亿元土地出让金全部追缴到位……近年来,南康区人民检察院从党委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民生热点入手,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的积极作用,依法履职、狠抓办案,从源头上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守护了民生,保障了民利。
扛起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多谢检察官的有力监督,小区旁生猪养殖场终于关停并搬迁,让我们周边居民有个洁净的生活环境。”近日,南康区东山街道办翠竹苑小区居民吴阿姨开心地向笔者说着这个可喜的变化。
原来,南康区人民检察院接到群众反映,南康区东山街道办翠竹苑小区旁有一生猪养殖场在禁养区内违法经营,严重污染生活环境。南康区人民检察院经过调查,向环保等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养殖场将生猪整体搬移,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
主动回应群众诉求,积极接受群众举报的公益诉讼线索,是南康区人民检察院全方位多渠道拓展公益诉讼案源的务实行动。不仅如此,该院还在环保、水利、林业、国土等行政部门设立了4个派驻检察室,通过派驻检察室,加强与行政机关沟通协调,及时掌握相关行政执法监督线索,建立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反馈机制,规范生态执法,共同促进生态保护。2019年来,该院围绕突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重点任务,重点关注“剃山”行为,对生产建设、果业开发等领域中“剃山”破坏林地、水土流失行为,发出公益诉讼诉前建议,督促林业、水保等职能部门履职,实现补植复绿900余亩,有效修复生态环境。同时,该院通过公益诉讼重拳整治非法占地搭建厂棚行为,督促拆除违法建筑21.7万平方米,恢复农用地250.7亩,有力推进当地家具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该院围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与水利部门联合开展“水资源保护专项监督活动”,整治了非法采砂、水库污染养殖破坏水源地保护区、非法取水等多类违法行为,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起到积极的作用。
捍卫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也是南康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开展的重点。
2019年,南康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服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先后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专项行动。对“农村集中饮水安全”和“城区二次供水安全”两个领域,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6份,对全区各乡镇水厂进行证照补齐和卫生整治,推动城区高层用水安全整改。对外卖餐饮安全问题,该院发出规范网络餐饮检察建议;对实体餐饮安全问题,该院与区市监局联合开展校园周边集中走访,通过公益诉讼对线上线下140余家食品企业进行安全整改。对社会高度关注的长春长生生物“百白破疫苗”“狂犬病疫苗”事件,该院监督区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排查问题疫苗,在核査确认该区未采购涉事批次疫苗后,与区疾控中心开展公开澄清,有效消除了社会恐慌,保障了社会公共利益。
守护国有财产公众利益
2019年4月,南康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南康区两宗转让国有工业用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存在偷漏税款的违法行为。经查,当事人采用“阴阳合同”在土地转让过程中偷逃税款160余万元。为此,该院发出全市首例税务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税务部门依法查处偷税行为,挽回了国有财产损失。该公益诉讼案的办理被评为赣州市检察机关2019年度“十佳公益诉讼检察案件”。这也是该院通过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关注专项资金使用,强化国有财产保护的一个缩影。
该院不断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性奖励、补贴、社保金等专项资金的监督,通过开展对在押服刑人员骗取养老金专项监督活动等方式,有效保护国有财产安全。同时,该院依托案件信息共享机制,在办理刑事案件中获取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通过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等,重点监督拖欠国有土地出让金、非法闲置土地、违法用地等问题,切实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