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燕凤 特约记者刘滨 李春梅 通讯员吕敏
瑞金、于都、大余长输管道天然气开口相继获批,赣南“县县通”管道天然气目标逐步实现;华能秦煤瑞金电厂二期两台百万机组投运,成为江西最大的支撑性火电项目;赣浙国华信丰电厂两个机组先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一个又一个重大能源项目的顺利实施,使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能源基础不断得到夯实,能源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也印证了国家能源局对口支援赣南十年来取得的累累硕果。
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国家能源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倾力做好对口支援赣南革命老区工作。十年来,该局高度重视赣南革命老区能源开发建设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农网改造、火电项目、光伏扶贫、油气管网建设等方面,对赣南尤其是对口支援的信丰县开展了一系列帮扶,并取得明显成效,点燃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高位推动 描绘振兴蓝图
自对口支援信丰县以来,国家能源局领导高位推动,相关司局密切协作,深入赣南苏区一线调研指导,为信丰县经济社会发展“问诊把脉”“对症开方”,先后出台《对口支援江西省信丰县振兴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14-2020年)》《关于建立对口支援江西省信丰县工作协调机制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每年下发对口支援工作要点,从政策、项目、资金和人才等方面,为信丰县量身定制了一系列接地气、高质量的支持政策措施,确定了长期的帮扶目标和计划。
该局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及远近结合的原则,将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解到司局。在高频调研的基础上,该局出台了对口支援工作要点。该局根据信丰县实际需求,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推进事项,并由责任司局负责具体推进,由发展规划司负责督促抓好落实。这些帮扶文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政策帮扶体系,成为国家能源局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指南”。
为确保对口支援工作有效落实,国家能源局及派出机构华中监管局持续强化与江西省能源系统、地方政府联动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快速推动赣浙国华信丰电厂、大塘220千伏变电站、结对共建基层党支部等一批重点事项落实。
多点发力 筑牢能源基础
6月22日10时58分,赣浙国华信丰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而1号机组于3月24日投运。这是继华能秦煤瑞金电厂二期投运后,我市第二个支撑性清洁煤电项目实现双机投运。
信丰电厂是国家能源局对口支援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能源项目、江西省重点火电建设项目。该项目双机组建成投运,将极大改善江西电网末端大型电源点支撑不足的局面,有效提升赣南地区电力保障水平。
苏区要振兴,能源必先行。
赣南属于传统的能源资源匮乏地区,部分能源基础设施老旧、能源短缺和自给率低、获得能源成本居高不下,都是制约赣南能源发展的瓶颈问题。
为打破这一僵局,国家能源局坚持补齐能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能源重大项目建设“两手抓”,在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城乡配电网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推动我市能源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
随着华能秦煤瑞金电厂二期、赣浙国华信丰电厂陆续投产,赣州稳定的火电支撑由70万千瓦增长至402万千瓦。加上水电、风力光伏和部分垃圾发电,赣州电力保障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从2013年到2021年,信丰县电力户均配变容量从1.2千伏安增长到2.89千伏安,翻了一番多,满足了农村家庭用电快速增长的需求。该县最边远的4个乡镇,也通上了35千伏电力,农户自家扩大生产、果园灌溉等基本需求均可得到满足,用电质量、用电体验得到大幅提升。
华能秦煤瑞金电厂、赣浙国华信丰电厂铁路专用线陆续建成,打通了从厦门港、浩吉铁路等方向的燃煤运输通道,煤炭保障能力持续加强。
能源发展惠及千家万户。在国家能源局等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投入超200亿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目前,赣南地区农村几乎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基本消灭了低电压,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坚实力量。“十三五”期间,我市分两批共建设光伏扶贫电站17196个、装机61.86万千瓦,约占全省装机规模的三分之一,联结建档立卡贫困户约13.58万户,覆盖2535个行政村,包括1021个“十三五”贫困村,光伏扶贫已成为赣州资产收益性扶贫的重要方式。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家能源局专门出台文件,加大对光伏扶贫运维的支持力度,依靠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管理云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监测,保证电站正常运行,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继续贡献能源力量。
接力帮扶 助推全面发展
大广高速信丰北互通、国道G105信丰绕城改建、赣深客运专线信丰西站、S317坪石至大塘、信丰公交汽车总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及投运;推动信丰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协调解决了赣浙国华信丰电厂“长协煤”供应事项;为信丰一中项目争取政策性教育扶贫贷款……一批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和政策资金落地信丰,是一批又一批挂职干部接续奋斗的成果。
十年来,国家能源局先后选派5批挂职干部来到信丰县挂职锻炼。从国家机关到地方基层,他们迅速融入新集体、转换新角色,坚持沉下身子,深入一线,真挂实下,真抓实干,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
用气难、用气贵是困扰赣南老区人民的历史难题。国家能源局第四批挂职干部郝佳到信丰后,深入各地调研,积极协调国家管网公司等单位,推进西气东输管道新增下载点。
在国家部委的大力协调下,国家管网集团于2021年6月率先批复西气东输于都分输站开口。于都、宁都、石城等县共计200万百姓用上便宜稳定的大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气价格由之前的平均4.3元每立方降至3元左右。2021年12月,大余阀室开口再获国家管网公司批复,赣州实现长输管道天然气“县县通”的目标指日可待。仅此一项,预计每年可为赣南居民和企业节约成本超1.5亿元。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双碳”战略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对口支援干部主动对接,争取到一批光伏、抽水蓄能项目纳入有关规划,为赣南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强能源保障。
2021年,信丰被纳入国家能源局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签约了一批光伏项目;抽水蓄能完成布局,抽蓄新田站址纳入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储备项目库。围绕信丰电厂布局的4000余亩的能源综合利用产业园,规划编制稳步开展,部分建材、新材料企业已签约,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十年来,国家能源局始终牢记党中央、国务院嘱托,怀着对赣南老区群众的深情厚谊,全力以赴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如今的赣南,在国家能源局的倾情帮扶下,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