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砥砺奋进 模范兴国再创“一等”

千人诵读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园项目签约。
兴国县红军子弟小学。
兴国县人民医院。
“红轨”兴国号。
江西海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新农人的“甜蜜事业”。
驿博红兴谷研学营地。
兴国西站。
兴国县天鹅湖。
富硒蔬菜喜获丰收。
潋江国家湿地公园。

  □兴宣 文/图

  风正好扬帆,潮涌催人进。2012年6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浩荡东风,吹拂着兴国这片红色土地。十年来,兴国人民传承苏区干部好作风,以再创“一等”的恒心和毅力,感恩奋进、担当实干,谱写下兴国蝶变的华丽篇章,苏区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在“模范兴国”的大地上化为美好现实。

  风华十载,兴国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0.0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26亿元;财政总收入由2012年的9.1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3.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1亿元,年均增长16.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2%;出口总额5.7亿元,年均增长21%。

  A

  这十年,百姓乐呵了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县实施新改扩建校舍项目1175个,改扩建校舍面积102.1万平方米、改造薄弱学校233所,全面完成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公办幼儿园从无到有,民办幼儿园规范有序发展;教育城域网覆盖达100%,被评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集中隔离医学场所规范分类管理做法在全市推广。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完成迁建,294所村卫生室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8.7%。

  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人口4.18万人、公益性岗位1292个,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86亿元。提升改造全县26个乡镇养老院,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和17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B

  这十年,产业优化了

  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三产比由2012年的25.4∶47.9∶26.7,优化调整为15.9∶32.4∶51.7。

  工业倍增势能强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户,202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比增长11.3%。“3+N”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突破65户,产值达18.2亿元;万亩新材料产业园,智慧终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南区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加快推进。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蔬菜、油茶、脐橙、肉牛、灰鹅等特色产业竞相发展,芦笋、脐橙、咸鸭蛋等富硒农产品通过国家认证。大力发展“135”农业产业,建成设施蔬菜面积2.32万亩,富硒芦笋面积2322亩,获评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粮食生产先进县、耕地保护先进县。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聚焦红色文旅产业,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兴国段)、驿博红兴谷(景行研学)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有序推进;《苏区干部好作风》等18套精品红色教育课程全面推出,成功承办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系列活动。长征超级IP系列文创产品——52集动画连续剧《长征先锋》 在央视及各大网络平台播映。

  C

  这十年,城乡靓丽了

  火车站完成升级改造,体育公园、长征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红军桥重建、瑶岗背老旧片区文化创意改造等项目稳步推进,城区建成面积扩大至28.8平方公里,被评为江西省森林城市、全市最美县城。投入资金8.25亿元,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建设和谐秀美新农村点2565个,实施“四好农村路”项目584个,实现304个行政村村村通客车、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及组组通水泥路,累计拆除、修缮“空心房”1023.8万平方米。整合涉农资金打造了3条精品干道、25个示范村庄和244个新农村建设点;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规范圩镇环境,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龙口镇睦埠村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森林乡村创建样板村”,杰村乡含田村被授予“江西省十佳森林乡村”称号。

  D

  这十年,基础夯实了

  交通区位优势凸显。兴泉铁路、昌赣客专、兴赣高速建成通车,兴国至樟树、至桂东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列入上级规划,建成高速公路145公里、国省道416.6公里,“四纵四横”交通网基本成型。

  能源保障更加有力。投入电网改造资金6.1254亿元,建成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2座。大水山、莲花山、云峰嶂风电场并网发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实现城乡全覆盖,西气东输三线兴国段建成通气,兴国分输站及对接门站具备通气条件。

  水利设施有效改善。长冈灌区、长龙灌区渠道改造顺利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7座;洋池口水库城市应急备用水源项目进展顺利;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58处,解决40.15万人不安全饮水。

  E

  这十年,生态擦亮了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基本整改到位。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2%,睦埠桥断面、平江江口断面、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及改阔复绿、国家级绿色矿山等工程,连续四年获评全市低质低效林改造工作先进县。金龙金矿等一批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东村乡列入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塘背水保科技示范园获评国家级水保科技示范园区、全国水土保持科普基地。

  F

  这十年,体制变活了

  全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5年过渡期要求,筑牢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防线,消除风险1413户6109人,易地扶贫搬迁“点长制”获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运用,被选定为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试点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农村特困失能老人集中照护经验做法入选中组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案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治理试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得到自然资源部肯定;困难老人适老化改造试点工作获全省推广;获评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全市低质低效林改造工作先进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不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互联互通开放格局加速形成。

  G

  这十年,政治清朗了

  开展新时代党员干部“十带头”先锋创绩活动,红色基因得到进一步传承。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工作,基层党组织面貌焕然一新。连续5年获评全市意识形态和新闻宣传先进县。大力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深入推进廉洁兴国试点,群众对正风肃纪反腐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支持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支持政协民主协商参政议政,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党管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树立重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设立重点工作“奔牛奖”“蜗牛奖”,全面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充分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争先创优。纵深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大刀阔斧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

  十年砥砺奋进,模范兴国再创“一等”工作。这十年,兴国连续六年获评省市高质量发展(科学发展)先进县;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县”,六届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县”;获评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入选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成为全省唯一的央视大型纪录片《攻坚日记》拍摄地;连续两届获评全省“鄱湖杯”水利建设先进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水利建设改革先进县;连续获评全省、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先后获评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省耕地保护先进县、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

  展望未来,兴国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坚决落实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方针和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工作部署,认真抓好《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贯彻落实,以实施“五大会战”为抓手,努力建设工业强城乡美百姓富作风好的“模范兴国”,再创新时代“第一等工作”,争创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示范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文化
   第05版:振兴发展十周年 干就赣好新征程·专题
   第06版:振兴发展十周年 干就赣好新征程·专题
   第07版:振兴发展十周年 干就赣好新征程·专题
   第09版:振兴发展十周年 干就赣好新征程·专题
   第10版:振兴发展十周年 干就赣好新征程·专题
   第11版:生态文明
   第12版:时事
十年砥砺奋进 模范兴国再创“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