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启校企合作新路径

——赣南科技学院积极做好“留赣干”工作纪事
赣南科技学院学生在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习。

  □吴立勤 葛志财 刘辉 文/图

  近日,赣南科技学院“留赣干”实习按下加速键,教师齐上阵,持续开展多轮用人单位大走访、全员联动促就业、“留赣干”工作,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加强与政府重点资源、重点企业、区域重点项目的校企合作与供需对接,为学校毕业生创造有力、优质的实习就业条件,开启校企合作新路径。

  为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及江西省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赣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安排了105名师生(其中学生88名,教师17名)到赣州市相关企业进行综合实习和工程实训。实习专业包含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9个专业,实习企业为格力电器(赣州)有限公司、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九家企业。

  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在格力电器(赣州)有限公司,校企双方达成一致,希望在“互利双赢”基础上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培养创新性应用型智能制造人才,并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在互建基地与挂牌互认、订单培养与合作办学、实习与实训基地建设和产学研用相融合等方面建立更为广泛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产业,为国务院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赣州市“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助力,并在各层面积极推广双方合作成果。 

  此次在格力电器“留赣干”实习活动中,赣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采用特定人才培养模式,即前期实习一个学期3-4个月,双向选择后再实习工作一个学期到明年6月份毕业,通过学生长学时实习及教师工程实训活动,探讨“2+1+1”格力智能制造班的实施路径,致力打通校企人才对接“最后一公里”,培养“适应社会所需”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积极推动“留赣干”工作,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在吉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双方共同为实习实训师生商讨培养方案,专门制定培养内容。赣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刘辉表示,学校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希望与企业通过全面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将实训课程融入学生培养体系,进而培养出一批毕业即就业的应用型优质人才。

  作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赣南科技学院顺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学校理工科为主的鲜明特色,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做好“留赣干”各项工作,打造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高地,输送高素质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据悉,此次学校与吉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主要是在新能源电池材料开发与循环利用领域共同培养创新性应用型新能源科技人才,并建立起更为广泛的校企产学研用合作内容。

  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近日,赣南科技学院与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暨首届“孚能班”开班仪式。 

  据了解,赣南科技学院与孚能科技开设“孚能班”、共建产学研基地,能够更好发挥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促进产教融合,企业则能更好发挥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好的机遇。

  校企合作签约后,孚能科技与学校教师共同探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形式,双方将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长期合作,共同打造校企合作的典范。

  在今年暑期,赣南科技学院还与全南县新资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据工作人员介绍,新资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与赣南科技学院进行校企长学时合作,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企业实践,增强专业认同和专业训练,在对口专业训练中获得精准培养。此次合作,找准了高校、企业、市场三者之间的契合点,以精准招聘定向、拓展合作领域、搭建就业平台为切入点,可增强精准培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努力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党风廉政建设
   第04版:于都新闻
   第05版:时事
   第06版:法治
   第07版:教育
   第08版:知行
开启校企合作新路径
大山深处绽放美育之花
我市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赣州7名学生获宋庆龄奖学金
会昌富城中心小学多形式推广普通话
信丰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困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