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灼灼烛光映桃李

——记信丰县西牛镇中心小学教师陈芳艳

  □记者朱俊兴 通讯员徐翠平 王晓敏

  她立足三尺讲台,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跋涉14年,用爱贯穿教育教学始终;她以青春年华和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党员教师的责任担当,诠释新时代党员教师的崇高师德,连续多年被评为县乡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她,就是信丰县西牛镇中心小学教师陈芳艳。

  春风化雨润花蕾

  爱是最伟大的教育力量,能创造无限的奇迹。在师生们的眼里,陈芳艳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用爱关注着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为不让后进生掉队,陈芳艳主动走近他们,倾听他们心声,安抚他们的心灵。听陈芳艳讲课,学生们总是愉悦轻松,充满自信,收获满满。

  2021年,陈芳艳任教的班上有位王姓学生不但成绩较差,而且经常上课迟到,陈芳艳打电话家长一直打不通。陈芳艳以为王同学的父亲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后来在家访中才了解到王同学家的特殊情况。原来,王同学的父亲在一家筷子厂上班,每月仅有1000多元的工资,一家六口全靠父亲的这点工资生活。王同学的母亲是智障人,爷爷、奶奶80多岁,姐姐上初中一年级。王同学姐弟俩在圩上的一个出租屋居住,父亲每星期只能给姐弟俩40元用于晚饭和其他费用。每天下午放学回到出租屋,王同学饿了就买两个包子吃,渴了就喝自来水。

  了解王同学的情况后,陈芳艳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王同学,每到吃饭时间,陈芳艳都会为王同学做好热气腾腾的饭菜,平时给他添置衣服鞋袜,让王同学感受被爱与关怀,燃起生活的希望。陈芳艳经常在课余时间为王同学辅导作业,对他每一点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助王同学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得知王同学长大后想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陈芳艳特意到县城的书店购买《中国儿童军事百科全书》《血战长津湖》《超级军事迷》等书籍赠给王同学阅读,给予积极地鼓励与引导。

  汗水洒满共育路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陈芳艳不忘初心使命,坚持良好的教学作风,善于从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教以来,陈芳艳经常家访,在家访中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达到学校与家庭共同培育孩子的目的。家校共育的路上,洒下了陈芳艳辛勤的汗水。

  2020年,陈芳艳任教的班上有七八名留守儿童,五六名离异家庭的孩子。刚接手这个班级时,班级微信群里的群通知少有家长回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陈芳艳对每位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化解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课堂上,陈芳艳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融入教学,利用一个个有趣的德育小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动学生的灵魂,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陈芳艳经常给留守儿童学生拍摄视频和照片,并及时上传到班级微信群,让家长们远在外地也能够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笑脸。此外,陈芳艳还经常在教室里给学生过生日,课间和学生一起玩游戏、做手工、种花,分享种花、养小动物的趣事……一段时间后,班级微信群活跃起来了,家长更关心孩子了,学生们学习积极性普遍得到提高,班风班貌有了大改观。

  陈芳艳常说:“我既然选择了做一名教师,就要把工作做好,做最好的自己!”

  根植沃土枝叶茂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头活水。教学经验丰富的陈芳艳不忘培训充电,不断提高语文教学专业水平。

  陈芳艳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主动承担公开课任务,努力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有所成就。尤其是近几年,陈芳艳每年都接手新班级,她更加刻苦钻研教材,大胆创新备课讲课,以课堂为主阵地认真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

  陈芳艳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一名教师的必修课,在读写中能遇见更好的自己。陈芳艳不仅语文教学水平较突出,在学校青蓝结对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而且在各级各类学科活动和征文比赛中也屡获佳绩。陈芳艳经常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写作,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认真批改,有时还和学生同写一篇命题作文,与学生相互点评,多举措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星光不负赶路人,三尺讲台践初心。陈芳艳14年如一日,在基层教学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尽最大努力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灯。”陈芳艳说,她要以自己的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视觉
   第06版:融媒
   第07版:赣江源
   第08版:科教
灼灼烛光映桃李
垃圾分类进校园 引领绿色新风尚
南康区第五小学举行厨艺比拼活动
图片新闻
垃圾分类的好处
图片新闻
让农家书屋成为阅读的“文化驿站”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