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芳
老城是一个镇的名字,在我的老家,叫老城镇。
老城位于赣州“三南”的定南县,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界河之北,一个叫莲塘的地方。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即公元1566年,莲塘巡检司设立,并建土垣为城。当时定南县尚未设立,莲塘镇隶属赣州府龙南县高沙堡。三年后,赣州府设立定南县,莲塘镇就成为县治之地,此后历经三个朝代历时358年,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因为城内氏族纠纷争斗,殃及政府,县治迁往15公里之外的下历司镇,莲塘古城从此降格为“镇”,此后莲塘镇就成为一座老城了。老城范围东西长580米,南北长410米,呈椭圆形,面积约0.2平方公里;老城南门“丰阜门”、西门“宝成门”及两边的城墙至今还保存完整,朝东北方向开的“迎阳门”正在修复中;城内的城隍庙还在,古水井和河前街的传说和故事还在流传……
说起老城,只要是定南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老城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定南人而言,实是惭愧,只能说出印象二字。这个印象,现在努力回想起来,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从龙塘中学考上了定南中学,从一个叫湖江村的农村来到了县城,在全县当时唯一可以考上大学的重点中学读高中,我的心里满是兴奋和好奇。
我和一位来自老城的黄姓同学同住一个寝室。每天晚上,同学们晚自习后回到寝室,在关灯休息之前,寝室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而这位黄同学几乎是我们寝室最活跃、最能说的人,我第一次听说“老城”二字,就是从他的嘴里说出来的,当然我也知道了老城就是以前的定南县城。后来,我也认识了另外几位来自老城的同学,我发现他们都能说出些人和事,相比我们这些从“村”来的同学,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们只有听和看的份。想想也是,他们的家门口就是有几百年历史的老街,还有曾经车水马龙的圩和威武雄壮的老城门,黄同学他们也很自豪,若遇见有人问起是哪里人时,他们一定会大声地说:“我是老城的。”而当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时,我总是有些弱弱地回答:“我是湖江村的。”一个“城”字,一个“村”字,那是天壤之别。可见,人文积淀不同,人间烟火味就不一样,谈吐间的性情表现,言语间的自信流露就不同。“未见其城,先闻其声”,这些同学给我留下了对老城的第一印象,确切地说,是对老城人的第一印象:聪明、热情、有主见,对家乡老城的情怀溢于言表。
再后来,一个假日,热情好客的黄同学邀请我去他的家里玩,我终于走进了老城,回想起来那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作为高中生的我的眼中,那时的老城只是在流淌的时光里留下的一处民居或几条街道,并无意识去发现和认识老城遗址对于今天价值的意义,那几乎就是一座快要被历史遗忘的小城。那次,我并没有窥见这座古城的全貌,我跟着同学进了这座古城的一个城门,走了一段鹅卵石路,就来到了同学的家里,吃午饭后,也没有在外面溜达,我们就回到了学校。
现在想起来,这位同学的家应该就在老城的中心位置。记得进城门的时候,我虽然没有仰望,但城墙的墙面,那褐色的泥土砖,我还记得,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斑驳陆离的时光隧道;我没有走完城里的小巷,但那一段鹅卵石路,我还记得,光溜溜的,直通到同学的家里;我没有游览小城,但街道两边上了门板的店铺,一家连着一家,黑黝黝的木板,连通了整条街道,给我的记忆深刻。
小小的街道旁边,有几位老伯坐在小板凳上编织竹器,一排排竹线在他们的脚下整齐地躺着,太阳从瓦屋顶上照下来,这些竹线闪着亮光。老伯的身边堆放着一些新织的箩担、畚箕和竹扁担等,有几只鸡在街上自由觅食,也有几只小狗围着老伯跑来跑去。那天不是圩日,小城宁静,在静谧的时光里,在城墙的守护下,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他们在城墙下生活了几百年。这是老城给我的直观印象,尽管这印象缺乏全面和客观,但却是那么真实,那么温馨,纵使时光不能倒流,往事不可重现。
在前几年,一个机缘巧合,我创作歌词《定南,我可爱的家乡》,在构思时,我在思考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最好地把我的家乡定南写出来。定南地处赣粤交界五岭深处,群山连绵,山重水复,建县于1569年,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但史料记载,老城于1566年建“城”于莲塘镇,比定南建县还早三年,可以说,老城的历史就是定南的历史,况且,现在放眼定南全县,留下百年历史城墙的地方只有老城。城,最能见证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和文明进程,所以,老城一定要写,一定要歌唱。我把想法告诉了县里一位非常喜爱老城、在诗词创作上很有造诣的领导,得到了他的赞同和支持。就这样,一首写山、写水、写城、写人的歌曲就诞生了:“神仙岭,神仙境,神岭千家嶂,葱茏五岭好风光。//九曲河,九道湾,九九连故乡,千回百转流东江。//这里的山高显灵光,这里的水长送吉祥;这里是美丽的定南,我可爱的家乡。//莲塘城,莲花香,莲叶绕古墙,佛道儒城一脉传。//客家人,客家情,客家好儿郎,赖布衣呀美名扬。//这里的花开春常在,这里的人和世代长;这里是美丽的定南,我可爱的家乡。”
让我感到高兴的是,这些年,家乡定南对莲塘古城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努力把莲塘古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和泛客家文化体验地的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许多人包括粤港澳等地游客前来游览、参观。许多游客停下了匆忙的脚步,惊艳于这座位于赣粤交界线上小小古城的旧貌新颜,记住了古城留下来的美丽乡愁。
如今,我期待着,下次回到家乡定南时,一定要去老城好好看看,不仅看看老城的高中同学,找找当年他们说起老城就眉飞色舞的感觉,认清当年我进去的哪个城门;还要看看莲塘,闻闻莲香,绕绕古城,唱唱《定南,我可爱的家乡》;更要用心地去感受定南这座古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把印象变成深刻的印迹,变成深情的眷恋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