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富路上点灯人

——记于都县段屋乡围上村党支部书记康文志

  □记者李喆 通讯员宋嘉华 赖锦涛

  “谢谢书记前来看望我,谢谢组织一直记得我。”日前,于都县段屋乡围上村80多岁的老党员刘起林,紧紧握住围上村党支部书记康文志的手说,“你是围上村民的好书记,我替大家感谢你。”

  康文志是段屋乡围上村人,1990年退伍后,进入围上村委会工作,2020年当选为围上村党支部书记。近几年来,他先后被评为于都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先进个人。不久前,康文志获评赣州市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荣誉称号。

  “保守估算,我们这600亩富硒水稻今年将给村集体带来15万元以上的收入。”炎炎烈日下,穿梭在田间地头,望着即将收割的沉甸甸的稻穗,康文志如释重负地说,“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2020年以前,围上村很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全村有近300亩耕地撂荒。为了翻耕这些撂荒地,围上村委会花了20多万元,调来9台挖掘机统一施工,开展农田建设。同时,打破原来农户各自为战的种地模式,转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种植,依托土壤富含硒元素的优势发展富硒水稻。150户村民加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康文志担任理事长。2021年,围上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51.97万元。

  “技术上去了,成本才能降下来。”康文志说,今年春,村里采用机械化插秧,每亩的成本一下子就减少100元。“采用机械化插秧,我们这600亩稻田就节省了6万元。”为民而干的情怀,在康文志脸上展露无遗。

  围上村是省级红色名村。在创建“五美”乡村示范点过程中,康文志和其他村干部一起下沉在纠纷调解、项目建设一线,拆除违建铁皮棚51处、各类闲置附属房和闲置猪牛栏61间,整治杆线226处,迁移坟墓16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路面宽了,路灯亮了,环境好了,游客也多了。”家住铜锣湾的村民刘贵生告诉记者,他之前常年外出务工,看到村里这几年的变化后,他选择回乡开起小超市。村民刘起家则把闲置的10多间房子腾出来做民宿,今年五一期间,一天就能挣个上千元。

  “我活了一大把年纪,没想到老了还能受到大家的尊重。”说起这两年自己的幸福生活,村民康惠芬赞不绝口。

  康惠芬今年80多岁,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孙子孙女也在外地上学,家里就只有他和老伴。从去年起,每到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重大节日,康文志都会带领村干部登门慰问,送上慰问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近年来,康文志将敬老孝老作为村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每半年组织一次到村里的孝老食堂过集体生日,一餐素食、一杯清茶、一份蛋糕,简朴而热烈……围上村敬老孝老蔚然成风。

  “康文志政治素质较好,抓落实能力较强,各项工作在乡里保持前列。”段屋乡党委书记谢慧说,如今的围上村富硒水稻、富硒蔬菜量质并举,乡风文明持续好转,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党风廉政建设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时事
   第06版:法治
   第07版:教育
   第08版:知行
致富路上点灯人
兴国“点长制”促安置点长效管理
石城畜牧定点屠宰场投运
信丰人大“三个强化”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图片新闻
安远开展疫木清零行动
大余“余帮办”利企又便民
高速路上突发车祸 退役军人紧急救援
汇聚统战大能量 画好发展“同心圆”
守住安全红线 筑牢发展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