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杜德玉:

“老黄牛”的不怕与怕

  再过1年多就要退休了,参加工作40多年来,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他都像一头不知疲倦、不会偷懒的“老黄牛”,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

  他,就是安远县委巡察办四级调研员杜德玉。

  不怕找“麻烦”

  2015年,安远县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开始探索专项巡查工作。该县县委领导找到当时已经退出领导岗位的杜德玉,希望他负责带一个组,打响这“第一仗”。杜德玉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

  身边有人劝他:“都是老同志了,守好自己这摊子事就行,不要再找‘麻烦’了。”可杜德玉说,要为群众多做点事,况且自己还是有着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组织上有需要,应该站出来。

  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作中,因工作出色,此后每年都被县委抽调担任专项巡查组组长,还多次被省、市抽调。2018年巡察机构改革后,杜德玉被任命为县委第三巡察组组长。在巡察岗位一干就是8年多,他总共参与了15轮巡视巡察,先后巡视巡察32个单位党组织,是该县年龄最大、参加巡视巡察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干部。

  不怕得罪人

  参加巡察工作后,有人提醒杜德玉:“不要太认真,差不多就行了,你巡察的对象都还年轻,说不定以后还会成为你的领导。”但他深知,巡察不发现问题就是失职,要发现问题必然会得罪人,不得罪少数人得罪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

  杜德玉曾在安远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县政府“两办”工作多年,对本地干部大都很熟悉,有不少还曾经是他的下属。但不论巡察哪个单位,他都能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地看问题评价人。他认为,对干部最大的关心就是及时指出缺点和错误,让他们早知道、早纠正。如果当老好人,一味去护短遮丑,不但不利于干部的成长,反而会害了他们。

  一次巡察某县直单位,该单位负责人是杜德玉一个关系不错的老友。随着巡察一步步深入,他发现该单位疑似通过虚造出勤记录表、虚假填报工作补助等方式报支补助,设立“小金库”。这个问题线索一旦移交,老友不免要挨处分。杜德玉尽管为他心痛,但还是咬咬牙,“今天不让他吃这个小亏,他以后就可能会吃大亏!”他按规定程序把这个问题线索转给了有关部门,最终这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都受到了相应处分。

  2022年1月,安远县委部署巡察县属国有企业,把体量最大的县属某集团交给他巡察,工作难度比较大。作为组长,杜德玉毫不畏惧,带领组员加班加点,精准全面发现问题,提供问题线索数量较多质量较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县委的高度评价。

  只怕问题找不准

  “巡察要发现问题不难,难的是发现的问题要准,能让被巡察单位服气。”这是杜德玉在和组员们交流经验时常说的一句话,他也一直是这么带着组员们干的。

  每轮巡察的主报告、问题线索报告、问题底稿等重要材料,他都和大家一起逐项修改、完善,反复推敲、打磨,力求报告精准“画像”,确保每个问题都能站得住脚、经得起问。正因如此,他所在的组总是能交出高质量的巡察报告,得到县委的充分肯定。

  杜德玉还非常珍惜在省、市参加巡视巡察“以干代训”的机会,有的干部怕苦怕累不愿意去,他却甘之如饴。2020年5月疫情过后的省委首轮巡视,杜德玉主动请缨报名参加,他觉得在“高手”身边边干边学,才能学到许多在县里无法学到的东西。

  在多年的实践磨练下,杜德玉在捕捉问题上越发敏锐,再隐蔽的问题都很难逃过他的眼睛,再细小的问题他也不轻易放过。

  妻子有时埋怨杜德玉,“你也一把年纪了,就别再像年轻时候那样拼了。”杜德玉听了只是笑笑,“只有做好了工作,心里才踏实,人一辈子不长,工作时间有限,退休了想工作都没机会呢!”(淦季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党风廉政建设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时事
   第06版:法治
   第07版:教育
   第08版:知行
清廉赣州
“廉”花飘香沁人心 清风徐来拂虔城
铿锵玫瑰 不让须眉
“老黄牛”的不怕与怕
南康强化跟踪问效 提升纪检监察质效
崇义“暖心回访”唤回受处分干部初心
龙南“点题监督”促“小微权力”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