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张睿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广袤沃野,春耕备耕正忙;在生产车间,机器设备轰鸣;在项目现场,施工热火朝天……新春伊始,定南县各地热潮涌动,吹响了“奋力开创‘四区’建设新局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目标,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定南新篇章”的嘹亮号角。
经济活力迸发
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二天,该县召开县委十六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动员全县上下担当实干、勇毅前行。随后,该县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深入工业园区一线谋划调度工作,为园区、企业发展把脉问诊,协调解决实际难题。
击节而进,拔节起势。各领域、各部门迅速响应,以拼经济、拼发展、拼作风、拼成效的姿态,投入到生产实践之中。
在该县富田工业园的赣州龙凯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8万吨废旧锂电池梯次再生利用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抢抓工期赶进度,全力冲刺项目建设,确保项目3月顺利试投产。走进定南大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3000多级联动萃取槽、溶解槽、沉淀釜、电灼烧炉、混料机、蒸氨塔等大型设备高速运转,工人正开足马力赶制外贸订单。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2022年该公司营收突破10亿元,新的一年,公司将力争营收突破15亿元。
建设生产如火如荼,另一边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势如破竹。1月16日至17日,定南考察团赴深圳、东莞等地招商;2月1日至2日,该县主要领导到北京对接汇报对口支援工作,并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春节期间,该县共开展“三请三回”活动9场,累计签约项目资金达14.1亿元。
服务细化提升
2月6日,定南举行2023年重大项目联动开工暨“项目大会战”动员大会,总投资85亿元的20个项目集中开工。
工业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重点,优化环境是关键。
定南牢固树立“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到”理念,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建立“1+14”制度体系,唱响定了就干、干就赣好的“定e办”营商环境品牌。2022年,该县达成政银企项目签约41.15亿元,全年新登记企业755户、同比增长16.7%;沸达利科技、景伟电子等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思想决定行动。新春伊始,该县行政审批局从“深化四项改革、推行五办服务、建设六大平台”三个方面谋划2023年改革工作,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工信部门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前景、自身优势制定规上工业企业、拟入规企业“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工作方案,组建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形成一个项目、一个县领导、一个工作队、一线服务、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点对点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此外,该县还组织开展了2023年春风行动暨“春节招工不停歇 就业服务不打烊”系列招聘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双向交流选择平台,仅1月28日至30日的“定南之窗”专场招聘会,就有70多家企业提供4000多个岗位,吸引近万人次求职者参加,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268人次。
城市烟火气回归
近日,在“定南之窗”广场,一场大型音乐焰火晚会激情上演,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缤纷炫目的视听盛宴。
“一场烟火秀把定南人都聚集到了这里,好久都没有见过这么热闹的城市了。”得知这里即将举行烟火表演,市民郭秀清早早就来到了现场,她说,被疫情“困”了三年,大家都迫不及待走出家门,城市仿佛按下了“激活键”,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香火龙、黄龙、瑞狮表演,超级卡拉OK大家唱……这个兔年新春,在“定南之窗”广场、文体中心广场、东江湿地公园、凤栖湖等地,各项文体活动表演不断上演,展示出后疫情时代的定南“年味儿”和满满的人气。据统计,春节期间,该县政府累计发放消费券100万元,撬动社会消费6200万元,县中心城区商贸销售额达4700余万元,同比增长约32%;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推广销售脐橙、定南米粉、山茶油等农特产品4000多单,销售额达70余万元;依托九曲度假村、桃园乐境等景区,开展“非遗进景区”、音乐美食节、天空旅行、亲子游园等文化活动,共接待游客44万余人,收入4.6亿元。
“疫情政策调整后,出来活动的人多了,生意明显比以前红火了许多。我现在一晚上能卖出100多碗粉,忙都忙不过来。”“八哥拌粉”小食摊老板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位于建设东路中段的大世界广场美食街夜夜食客如云,喧腾的生活回来了,热闹的景象回来了。
城市活起来,发展后劲才更强劲!定南奔跑争春的号角犹如激扬奋进的乐章,在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定南大道上引吭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