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孝老敬亲成习惯 文明之花遍地开

  □黄晓桦

  孝老敬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更是乡村振兴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近年来,定南县历市镇油潭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以老人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打造“孝老敬亲”文明实践品牌项目,让“孝老敬亲”的文明之花在油潭村落地生根。

  孝老食堂

  守护老人“舌尖上的幸福”

  为缓解老人用餐难问题,为老人提供便捷、舒心的就餐服务,油潭村汇聚乡贤力量,积极推进孝老食堂建设,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在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节假日举办“百叟宴”,根据老人群体的特殊性,食物多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为主。每逢此时,油潭村孝老食堂内便开始热闹起来,不少头发花白的老人有说有笑地走进食堂,分桌而坐,嗑着瓜子吃着花生互聊家常,喜笑颜开。一旁厨房内,厨师忙碌不停,村女小组长们也纷纷前来帮忙,锅碗瓢盆齐上阵,就为给老人们做出一顿美味的午餐,用饭菜的温度,温暖老人幸福“食”光。

  孝老代购

  构筑老人“生活上的依靠”

  油潭村位于定南县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距离历市镇12公里,路途遥远不说,道路上还时常有重型卡车呼啸而过,“购物远、购物难、购物险”一直是萦绕在孤寡老人身边的难题。有鉴于此,油潭村迅速成立了一支由党员、村干部、热心村民组成的“孝老代购”队伍,为老人提供“点单式”服务。组织志愿者与有代购需求的老人一一结对,实行结对帮扶上墙制度,实现一个电话,生活物资送到家。通过日常走访、村民反映、防返贫监测等方式,对全村老人生活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动态纳入,对新增有代购需求的老人,做到“应纳尽纳,不漏一人”。为突出采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志愿者在采购前详细记录老人所需物资的品牌、价位、数量等基本信息,货比三家,用最实惠的价格买到最称心的物资,在转交给老人时履行签收程序,用“贴心式”的服务温暖老人的心。

  孝老影院

  丰富老人“精神上的食粮”

  油潭村作为远近闻名的“银发村”,老年人除了打牌、聊天外,文化生活形式单调,几近空白。为丰富老人精神生活,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打通乡村文化振兴的“最后一公里”,油潭村积极争取资金,盘活闲置资源,开办“孝老影院”。一块幕布、一套音响、一台投影仪,再配上数十张塑料红凳,用“小投入”满足“大民生”,推动流动放映向固定放映、室外放映向室内放映转变,让留守老人实现“不出村看大片”的愿望。同时,根据老人个性化需求,播放主题涵盖党史教育、乡村振兴、戏曲戏剧等多种题材,把看电影、长知识、受教育融为一体。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油潭村坚持问需于“老”,服务于“老”,为老年人带去了温暖和关怀,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文化不断在历市镇油潭村焕发勃勃生机,文明新风徐徐吹来,孝老敬亲的文明之花遍地绽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定南县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见闻
黄砂口村:~~~
~~~
长富村:~~~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客家摇篮拍客家·民居
   第05版:定南新闻
   第06版:宁都新闻
   第07版:法治
   第08版:新松
“年终考”变“日常评”
不负春光向前行
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图片新闻
乡贤反哺引领新风
孝老敬亲成习惯 文明之花遍地开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