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钟雅欢 通讯员陈莉
初秋的清晨,南康区南水街道南水社区的巷口,肖春背着装满宣传资料的袋子,正准备去居民家中宣讲移风易俗。这样的场景对于肖春已是常态。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她凭借真诚服务和率先垂范,在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的道路上做了许多实事。近日,肖春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其家庭还先后荣获“江西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勇破陈规,“零彩礼”嫁女作表率
肖春是社区里的焦点人物,她“零彩礼”嫁女引起居民强烈反响。2020年,肖春的女儿谈婚论嫁,肖春一家毅然选择响应党和政府移风易俗号召,以身作则践行“零彩礼”。
彩礼作为传统婚俗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与社会根源。但是肖春和家人一致认为,彩礼只是一时的排场,彩礼过重会让男方家庭承受较大压力,容易引发家庭矛盾,相比之下,女儿婚后的幸福生活才是重中之重。
这份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源于家风的传承。“26年前我结婚的时候,我父母听说我公公婆婆要借钱给彩礼,就决定不收彩礼,我母亲认为把日子过好就行了,不要我一结婚就背债。”肖春回忆道。正是母亲当年的选择,让她深知无彩礼负担的婚姻更能踏实长久,因此她一直教育儿女要勤俭节约、自立自强,也坚定了将这份好家风传承下去的想法。
肖春不仅传承了优良家风,更将其转化为引领时代新风的生动实践。消息传开后,周边众多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纷纷效仿,有的选择零彩礼,有的主动降低彩礼金额,社区里因高额彩礼引发的家庭矛盾纠纷明显减少,文明婚嫁新风在社区蔚然成风。
为了让移风易俗工作更细致、成效更持久,肖春还主动牵头,与社区党员、居民小组长多次协商制定工作方案,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张贴宣传海报、组织小型宣讲会,专门普及移风易俗和文明婚嫁知识。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这些宣传认识了肖春,也慢慢理解了移风易俗、文明婚嫁对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她在工作中善于交流,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每一次上门宣讲,她都耐心倾听居民的心声,及时解答群众心中的疑惑,推动移风易俗工作顺利进行。”社区工作人员钟恢明说。
丧事简办,绿色殡葬树新风
除了在婚俗改革方面作表率,肖春在殡葬改革方面也是以身作则。
2022年夏天,肖春的公公因年老体弱突发疾病住院。那段时间,社区工作本就繁忙,肖春白天在医院悉心照料公公,晚上回到社区还要处理工作,常常忙至深夜,却毫无怨言。
公公去世后,肖春摒弃传统陋习,积极践行党的方针政策,与长辈兄弟共同商议,决定用绿色生态的方式安葬老人,不宴请宾客,不放烟花鞭炮,从简治丧。
有亲属对此表示担忧:“这怎么行?老辈人讲究这些,别人会说我们不孝。”肖春将大家带到公公生前常坐的椅子旁,耐心劝解道:“爸活着的时候,我们尽心尽力照顾他,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大办酒席、收受礼金,爸在天上也不会希望看到。”经过她反复解释“厚养薄葬”的道理,亲属们表示认同。
丧事当天,现场只有洁白的鲜花和肃穆的追思。不少居民目睹这一场景后深受触动,在她的引领带动下,“简办丧事、文明治丧”在南水社区渐成共识,为深化殡葬改革、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了榜样力量。
扎根一线,贴心服务暖民心
作为南水社区的妇联主席,无论是推动移风易俗,还是处理日常社区事务,肖春始终把为民服务放在首位。
“春姐,我家孩子找工作没头绪,您能帮忙看看吗?”“春姐,邻居家的狗总半夜叫,影响休息,该怎么办啊?”诸如此类的电话和微信消息,肖春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通讯录存着几百个社区居民的联系方式,谁家有难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春姐”,她总是第一时间帮忙协调解决。
作为群众的贴心人,日常走街串巷宣传政策时,肖春还会把政策文件里的内容转化为居民能听懂的大白话,考虑到老人记忆力差,她会反复讲解多遍;调解邻里矛盾时,她从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先耐心倾听双方陈述,再抓住问题关键,慢慢劝解,直至双方化解矛盾。
总有人问肖春:“这么辛苦图个啥?”她笑着说:“我是党员干部,宣传新风、服务群众是我的本分。”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无私的奉献,让她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赖和组织的肯定。
先锋模范领风尚,春风化雨润民心。肖春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于平凡处见精神,于细微处显担当。她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赤诚情怀和务实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信仰力量与为民本色,激励着更多人见贤思齐,从自身做起,从点滴改起,共同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推进社会文明和谐凝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