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圳玄新风扑面来

  □特约记者  杨晓明  记者  萧森  彭梦琴

  春日山村,新风扑面。日前,记者在南康区浮石乡圳玄村看到,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矛盾纠纷调解室、青少年心理咨询室、卫生室、文化室、宣传栏、健身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白墙民房林立于绿树丛林间,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当地拆除空心房300多栋,修筑水沟10多千米。平坦的沥青路直通农家,以前,即便村口的小山外就是323国道,但一山之隔,进出圳玄村都要绕道邻村。如今,直达国道的要道已打通,村里路网通达,全村5条沥青公路直通323国道。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路网是疏通脱贫致富的“血管”,产业扶贫在实现对贫困村“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每逢节假日,圳玄村客家烫皮小吃体验中心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烫皮是一道传统的赣南客家美食,这样一道简单的美食,在规模化、精细化生产之后,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

  “乡村振兴肯定要走出自己的路子,发展自己的产业。”浮石乡党委副书记杨文亮介绍,圳玄村是“十三五”贫困村,没有村集体产业,如何发展?该村唯一的资源就是村委会门前的一块面积不大又高低不平的梯田,只有围绕山水田地做文章。

  2019年4月,圳玄村引进江西中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圳玄村为该公司提供村里废弃的家具厂房,在原址上新建起一个烫皮小镇,集时蔬采摘、烫皮和农副产品开发、加工、生产、体验、销售于一体,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长期以来,圳玄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居多,致使大片农田闲置。该公司进驻该村推进产业发展后,流转360亩土地,因地制宜,种上蔬菜、水稻,让这片沉睡多年的土地重新焕发盎然生机,所产出的新鲜时蔬,提供给烫皮小镇进行农副产品加工、游客采摘,所产优质有机大米,全部供给烫皮厂加工成烫皮。

  在当地乡、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圳玄村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为基础,以烫皮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乡村旅游为引擎的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投资商从不愿来,到如今的扎下根,这得益于圳玄村“两委”班子的努力。杨文亮说:“以前村里开个会都来不了几个人,这几年来,村里着力办好群众关心的好事实事,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很大提高,村干部的威信也更高了,村民们的思想也得到了转变,由原来的‘落后村’变成现在的‘先进村’。”

  产业振兴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发展产业过程中,圳玄村尤其注重完善利益分配,不仅打开了集体经济发展“致富门”,让村集体经济大大提高,还让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烫皮小镇”更是搅活了原来的“一潭死水”,产业体系的构建,为发展提供源源动力,推动圳玄村乡村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人心思齐、人心思进蔚然成风。近几年,圳玄村成立了由“五老”人员组成的“和事佬”调解队伍,对于一些乡村干部出面难以解决的难题,通过调解队伍出面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该村成立了村民志愿者队伍,形成了村党支部引领,多方发力,共建共享的和谐局面。

  “村里的变化,大家伙看在眼里,甜在心里。现在大家伙见到村里的干部都喜欢往前凑,就想让他们给我们多支支招,如何把这生活过富裕了。”圳玄村羊狮脑组村民林万湖说。

  如今,路好了、水好了、山也更美了,圳玄村还增加了一些小景点,娱乐设施、小广场、游乐场,吸引了城里和周边的人来这里游玩,实现了“城里生活村里见,农村的生活比蜜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聚焦2021全国两会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视觉
   第05版:工业
   第06版:文化
   第07版:赣江源
   第08版:生活
圳玄新风扑面来
小巷里做好服务大文章
诈骗从“杀熟”开始 “投资合作”要谨慎
图片新闻
赣州经开区首家获CNAS证书食品类检测机构诞生
崇义严打干扰破坏换届选举行为
瑞金法院网格化诉源治理成效显著
倾情润红土 最美“赣银红”
市人民医院开设老年患者专属服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