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深”一些 “赣”出精彩

——深圳招商引资工作的借鉴与启示

  □甘卫佑

  在改革开放4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深圳市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实践“筑巢引凤”招商引资战略,构建了具有“全球网络、优质环境、支撑体系、专业团队”特征的现代招商引资模式,并最终实现世界500强企业大幅增长、总部企业不断云集、研发中心加速聚集、核心产业链竞争力持续增强。这些优质增量资源显著提升了深圳经济、科技和产业的内驱动能和外向影响力,为深圳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当前,赣州正在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学习湾区的思维理念、干部作风,深圳招商引资模式对赣州具有借鉴意义。

  以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为总要求,拔高重视度。赣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每年率团赴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宣传推介赣州、拜访优秀企业、洽谈重大项目;在各地招商大会等大型活动上化身“招商专员”开展招商推介、接待大型企业高层和推进重大招商项目;持续关注和指导招商引资部门开展招商工作,亲自把关制定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招商引资正向激励机制,以“高位推动”和“正向激励”战略引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大突破、实现大发展。

  以发挥地区核心优势为主抓手,汇聚全动力。一是发挥《国务院关于同意建设赣州、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等国务院和发改委文件给予的政策支持优势,认真研究文件精神、积极落实文件要求,把文件精神转化为推动赣南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二是发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借助昌吉赣深高铁全线开通,全面融入湾区建设发展,引入湾区思维、借鉴湾区经验、共享湾区资源,推动苏区振兴发展。三是发挥赣州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优势,进一步激活资源禀赋,盘活存量资源,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为招商引资提供充足的空间。

  以制定招商战略为突破口,下好先手棋。借鉴深圳商务局清晰业务处理流程、强大信息库、完善海内外网络和严谨专业化分工等做法;学习伦敦发展促进局城市品牌形象宣传、借助名人营销、设立海外机构等举措;参考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组织架构完善、内部分工明确和服务专业高效等特点,明确“全球视野、专业导向、调动资源、主动作为”的工作要求,制定符合赣州实际的招商引资、产业布局战略,进行产业链专门研究和梳理,提升招商专业度和精准性,以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引领赣州长远发展。

  以构建矩阵体系为主渠道,强化硬支撑。以“全市一盘棋”思维统筹各部门机构,联合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驻外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不断拓展项目来源渠道,延伸招商引资触角,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市区项目跟踪协办机制,形成“信息发掘—研究反馈—协同配合—联合引进”等一整套作业模式。盘活全市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产业用房,根据全市产业布局集结打造优质产业园区体系,为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提供强有力的园区载体空间支撑。

  以集聚智力资源为关键点,锻造主力军。结合赣州优势和产业发展战略定位,选准核心产业链条企业精准招商,精心打造“目标企业库”“项目管理库”“机构联络库”和“招商地图”的“三库一图”招商引资资源体系;全面推行“三报告一建议书”,即编撰区域发展研究报告、产业研究报告、目标企业研究报告和投资项目建议书,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智力资源支撑,为一线招商专员提供专业指引,进而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效率的招商队伍。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打造“干就赣好”品牌。优化开放型经济格局,打造良好的综合营商环境,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汇聚全球优质资本、技术、项目和人才,进一步提升赣州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招商引资品牌活动,精心设计、制作营商环境宣传片、推介PPT、经贸投资指南等对外宣传品,展示“赣州形象”;利用大型经贸投资活动契机,面向全国客商推介赣州投资环境优势,增进投资者对赣州的了解,增强他们投资赣州的信心和决心,树立“赣州城市品牌”;加强全市招商引资对外宣传整合,形成相对统一的宣传体系,向全国讲述“赣州精彩”。

  (作者系崇义县龙勾乡乡长、赣州市第三批赴深圳学习干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党风廉政建设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时事
   第06版:法治
   第07版:教育
   第08版:知行
充分认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
为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青年力量
紧扣三项特性 推进新时代老干部工作
学“深”一些 “赣”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