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锐意拼搏攻难关
圆梦高铁铿锵行

昌赣高铁赣江特大桥雄姿。
铺设好的铁轨。
施工中的赣州西站。
整治高铁沿线环境卫生。
  □记者  彭雪英

  你好,高铁!

  今天,伴随着昌赣高铁首趟列车的疾驶飞过,赣南981万人民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地阔步迈入了高铁时代,“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从此结束了不通高铁的历史,这座美丽开放的千年宋城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透过高铁,我们看到的是国家交通战略规划的布局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部委的关心关怀,是省市领导的高位推动和项目沿线的倾情支持,是项目建设参建各方的通力合作和辛勤付出。

  回首凝望,昌赣高铁从项目规划到项目立项,从征地拆迁到施工建设,从联调联试到通车运营,那一段段锐意拼搏、风雨无阻、攻坚克难的场景,都犹历历在目。

  上下齐心,加入高铁“朋友圈”

  联通赣州的第一条高铁——昌赣高铁的开通,对赣州全市上下而言,是一件期盼已久的大事、喜事和好事。12月10日,本报记者体验昌赣高铁后激动地说:“南昌到赣州只需1小时50分,从此真的是说走就走!乘上昌赣高铁,体验速度与激情,奔向诗和远方。”

  民之所望,即是施政所向。为了推进昌赣高铁项目顺利建成,从项目规划开始,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争取项目落地、推动工程建设到建成通车,都全力以赴、尽心尽力。

  记者从市铁办了解到,2010年,昌赣高铁列入国家“十二五”铁路规划,至此,赣南人民便翘首期盼高铁开到家门口。2012年,昌赣高铁(项目)预可研征求意见会在赣州召开。2013年,《新建南昌至赣州铁路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2014年,《新建南昌至赣州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4年12月,昌赣高铁建设正式启动,2015年7月,昌赣高铁全线开工建设。随着一个一个难题被攻破,昌赣高铁建设的一个个纪录也同时被刷新了。

  据悉,昌赣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约4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起自江西南昌,终至赣州,贯穿南昌、宜春、吉安、赣州等4个设区市的26个县(区、市),全线共设13个车站,其中在我市境内设有兴国西、赣县北、赣州西3个车站。昌赣高铁是第一条途经井冈山革命老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苏区高铁”,后期经赣深高铁引入深圳、通达香港。

  高位推动,擎起发展“加速度”

  昌赣高铁的建成通车,是民心所向、发展所需,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项目一线调度、指导工作,项目建设协调有方、调度有力。市铁办作为项目的综合协调部门,具体抓好协调、服务工作。

  为把赣州西站建设成为一个在未来很长时期内不落后的“经典车站”“精品车站”,我市多次派出考察组赴国内省市高铁站考察调研。根据赣州的人口规模、国土面积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等因素,经综合分析研究,我市提出要把赣州西站建设成为全国性铁路交通枢纽站,站房建设规模按照1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即:昌赣高铁、赣深高铁引入时按5万平方米规模建设,待规划中的长赣铁路、赣郴铁路引入赣州西站时再扩建至10万平方米。预测该站的最高聚集人数将超过5000人,列车日发送量将达到203对,旅客年发送量约1120万人。

  2015年以来,我市多次到省发改委、国铁集团协调对接,请求扩建赣州西站的站房建设规模,经多方反复的沟通、协商,加之专业人员现场调研、论证等,赣州西站的扩建请求终于在2017年9月得到了正式批复。

  如今走进赣州西站,会让你眼前一亮,大气、现代、厚重的词汇显现在脑海。赣州西站整体站房中部高起,向两侧舒缓延展,立面以韵律化的横向线条为主题元素,配合细部现代化倒角圆润设计,远观犹如奔驰在铁轨上的高速跑车,承载着对赣州经济展翼腾飞,高铁新区崛起的美好寄托。站房里面两侧四边形的开窗、候车厅上方大面积的侧天窗,为候车厅内部提供了充足的自然采光。夜晚时分,站房通体灯火辉煌,灵动柔美,完美诠释了“二水环流、赣州之翼”的设计灵感。

  赣州西站现在的建设规模,极大提升了我市高铁新区建设品位和我市城市空间布局。届时,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也能强劲助推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谋划长远,构建交通“立体网”

  高铁通车,看似一条线路的运营,实则牵动着一座城市当前乃至今后的交通路网规划,是城市的神经大动脉,牵引着各种交通脉络的走向和人流、物流、车流、资金流的聚散。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领导的高位推动下,在国铁集团和相关建设单位的积极支持下,我市谋划长远,提前在赣州西站正下方预留地铁工程,未来我市地铁1号线、2号线将在这里交汇对接,今后可实现高铁与地铁零换乘,这种设计在全国设区市一级高铁站确实非常少见。”市铁办主任、市高铁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邱世禄自豪地说。

  在赣州西站预留地铁工程,是我市高位推动、科学谋划、充分论证、积极争取的结果。据悉,我市地铁1号线为连接黄金机场与蓉江新城、章江新区等城市中心功能组团的骨干线路,地铁2号线为连接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的产业园、赣州职教园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章江北岸区域及赣州火车站等主要交通枢纽的骨干线路。将来地铁建成通车后,赣州西站的服务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带动站点周围区域的开发建设。

  此外,赣州西站设计还集铁路、地铁、公交、长途、出租车及旅游巴士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最终将形成高效集成、“零换乘”无缝链接的综合交通客运枢纽。

  综合协调,当好项目“护航员”

  为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更好地优化项目建设施工环境,市铁办主动协调、全面服务、积极作为、靠前调度,实实在在地为施工单位排忧解难,如协调道路出行、农民工工资、信访维稳等,为项目顺利完成保驾护航。

  项目建设,征拆先行。征地拆迁是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的头等大事。昌赣高铁穿越山川、田野、城镇、乡村,涉及赣州经开区、章贡区、赣县区、兴国县等县(区),征地拆迁工作量大。据悉,征地面积4700多亩,房屋拆迁达50余万平方米。征迁工作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特别多,难度也大。比如赣县江口镇,先后有京九铁路、赣龙铁路、赣瑞龙铁路、昌赣高铁从这里经过,当地有的群众经历了二次甚至三次拆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市铁办及项目沿线各县(区)坚持挂图作战,明确征地拆迁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发扬连续作战、吃苦耐劳的精神,耐心细致做工作,全力以赴抓协调,确保了施工单位能按时进场施工,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向前推进,营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

  结合项目建设,我市同步开展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从2018年7月开始,我市开展了一场扎扎实实的昌赣高铁等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市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铁办)的综合协调下,沿线各县(区)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做好整治设计、建设管控、宣传引导工作,另一方面狠抓清理违章建筑、拆除“空心房”、全面清理生产生活垃圾、裸露山体覆绿、整治站场周边环境、整治在建铁路建设环境等工作。目前,昌赣高铁沿线建筑风貌、卫生环境、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提升,环境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疾驶高铁,开启赣州“新时代”

  高铁开通,转换时空。昌赣高铁的开通将对赣州带来什么呢?

  “昌赣高铁开通后,赣州到南昌不到2小时,不仅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而且缩短了赣州与周边省会城市、重要节点城市的时空距离。”邱世禄说,昌赣高铁的开通,标志着赣州正式迈入了高铁时代,将有更多的企业来到我市投资建厂,将为赣南老区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这对我市加快沿线地区旅游和资源开发、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密切东南沿海与中部地区的经济交流、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高铁时代的到来,赣州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毫无疑问,昌赣高铁的开通对赣州文化旅游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机遇。我市拥有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世界橙乡等诸多名片,旅游资源丰富。2016年开始,我市主抓现代服务业攻坚战就把文化旅游作为重点产业和主战场,近年来全市新增300多个在建或已建成的文化旅游项目,“一核三区”的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定位,全域旅游的打造,走出去到香港、深圳、厦门、南昌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上,等等,我市文化旅游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

  高铁时代,商贸经济蓄势待发。近几年,我市万象城、中创国际、第五大道、水游城、步步高、杉杉奥特莱斯等商业综合体不断建成运营,一个商贸繁荣的大都市正在形成。在商家眼中,高铁带来的是便利,更是商机,越来越多的商家希望把握昌赣高铁开通的机遇,集聚更多的人流,把生意做到全国、做全国的生意。

  当然,对于高铁开通可能带来的虹吸效应,我市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应对措施,那就是大力发展自身经济,引进更多的企业在赣州落地,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赣州投资兴业。

  高铁开通,是千万赣州人民共同的期盼,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它对提升赣州城市品位、引爆旅游产业、打造高铁新区、汇聚赣州经济发展新动能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时事
   第04版:时事
   第05版:金融周刊
   第06版:乡村
   第07版:人社周刊
   第08版:开放型经济周刊
   第09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10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11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12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13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14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15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16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17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18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19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20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21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22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24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25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26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27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28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29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30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31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32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33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34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35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36版:龙腾昌赣 共赢未来
   第37版:中缝
   第38版:中缝
锐意拼搏攻难关 圆梦高铁铿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