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通衢,春风骀荡。
红土愿景,今日顺遂!
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标识意义的日子,五年的夜以继日,昌赣高铁今天正式开通,赣州,从此昂首迈入高铁新时代!
就赣州而言,高铁开通,无论赋予其怎样的意义都不为过,这条蜿蜒416公里的巨型长龙,不仅有钢铁的硬度,更充满幸福的温度。它在给赣州人民带来诗和远方的同时,也为赣州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铁龙飞驰,与风竞速。昌赣高铁开通之后,赣州至南昌由原来的四五个小时缩短至一个多小时,赣州由此融入全国高铁“朋友圈”:北通北京、南京、郑州、武汉,周边速达长沙、杭州、厦门……城际时空就这样被一条如风穿梭的高铁拉近,省内2小时、省际4小时经济生活圈由此形成。
这缩短的2小时,是一个迅即抵达的时间概念,由此及彼的距离被大大压缩,通达便捷之感油然而生。
这缩短的2小时,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经济概念,在2小时经济圈迅速扩张的同时,经济的溢出效益将随之井喷。
这缩短的2小时,更是一个充满慰藉的情感概念,从此,天南地北的思念不再遥远。
这缩短的2小时,还是一个生活概念,意味着高铁辐射圈人们的生活方式将随之发生嬗变……
高铁开通,是构筑城市繁华的起点。呼应高铁时代,我市规范有序推进高铁新区开发建设,推动高铁建设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有机融合。与此同时,蓉江新区、沙河组团区域、高铁新区,与老城区交相呼应,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大城格局呼之欲出。
高铁开通,是助力经济发展的“推手”。一条高铁,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流、物流畅通,还将拉动海量资金流与信息流。同时,借力高铁,优化资源配置,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加快推进载体和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赣州产业竞争力将全面提升。
高铁开通,是提升赣州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高铁一通,转换时空。高铁将助推我市交通突围,力破资源、信息不对等瓶颈,以较低的商务成本、人力成本优势,推动要素吸纳、产业集聚,实现旅游、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弯道超车”、转型跨越。
当然,昌赣高铁的开通,更让赣州百姓幸福感、获得感爆棚。随着网络售票、电话订票、自助售取票、自主选座、微信支付、“刷脸”进站、高铁外卖等“黑科技”融入百姓生活,早爬山,晚看海,一天之内走南闯北将成日常。
高铁来了,让我们背起希望的行囊,搭上幸福快车,在高质量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征程上,一路飞奔,逐梦前行!
出品:赣南日报社
总策划:刘润发 钟义勇 王子琨
策划执行:彭雪英 杨海芳
编采统筹:邱士冰 萧森 李传材
广告统筹:陈予涵 张冠华 美编设计:刘鹏 郭昌伟 戴琛 刘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