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月上旬,共产国际远东局向中共中央提议召开“全国各苏区代表大会”。1930年5月23日召开的全国苏代会主席团会议作出一项决议:在1930年11月7日召开中国工农兵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以集中革命的指挥力量,统一全国各苏区的政权和法令。
但当时由于环境险恶,“一苏大会”筹备工作一度停顿,召开时间一再延期。而共产国际对此甚感不悦,不断敦促尽快召开“一苏大会”,远东局直接起草大会主要法律文件。在共产国际的敦促下,中共中央作了充分准备,于1931年9月20日作出决议,“在十月革命节正式成立苏维埃全国临时中央政府”,各苏区届时选派代表参加中央苏区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是,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江西瑞金叶坪村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中央、闽西、湘鄂赣、湘赣、湘鄂西、豫东北、琼崖等各苏区及红军各部均选派代表出席,共610人参加。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等文件,发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对外宣言》和《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告全中国人与劳动民众》。大会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并选出63人为中央执行委员。25日,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2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讨论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苏维埃组织法、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红军决议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抗日宣言、少数民族问题决议案、红军优待条例、婚姻条例等法律、法令、条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人民委员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等机构。
如今,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证因年代久远,传世稀少。江西省文博单位收藏有“一苏大”代表证,以红绸布加工而成,正面为泛黄五角星图案,其上中央是“代表证”三字,上有弧形排列、从左至右“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七个红色繁体字。
“毛主席”的称呼是如何来的?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在江西瑞金叶坪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任弼时随毛泽东、朱德在大会主席台上就坐,会议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毛泽东为政府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大会主持人任弼时在大会上第一次称呼毛泽东为“毛主席”,并请毛主席为大会题词。毛主席提笔书写了:“苏维埃是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机关,是革命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毛主席的题词使参加大会代表们激动万分,大家高呼“毛主席”“毛主席”。从此“毛主席”这个称呼诞生了,自此传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