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燕 周建云 记者 吴悦 刘青 侯乐沛 文/图
瑞金市叶坪镇黄沙村华屋组,苏区时期家家有人参加革命,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人,是名副其实的“红军村”。
仲夏时节,记者走进华屋,漫步村中,只见一个个农家庭院整洁美观,一座座蔬菜大棚果实累累,四方游客纷至沓来。然而这个小山村,八九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土房子、破窗子、黑屋子,家家户户不像样子;小雨过后墙小补,大雨过后要大补……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从这一年起,华屋借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启动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统一规划并建成66套漂亮的新楼房。政府还投入资金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成了1.8公里长的环村柏油路,架设了1.5公里长的高压电线路,建设了村级卫生室、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景观绿化带和公厕……华屋迎来脱胎换骨的蝶变,乡亲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攀升。
“政府帮助我们在家里办起了民宿,我在家就能就业,特别满足。”村民杨冬香一边整理民宿房间一边告诉记者。近年来,华屋按照“山上种油茶毛竹,缓坡地养蜜蜂,田间种瓜果蔬菜,家家户户搞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着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组建了华屋乡村旅游合作社,吸收37户农户入社,统一装修了120间闲置住房用于旅游接待,为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致富产业。目前,华屋已种植各类蔬菜瓜果268亩、油茶300亩、毛竹200亩,养蜂300余箱。“来到华屋既可以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又可以体验绿色采摘乐趣……”正在华屋葡萄基地采摘葡萄的游客崔女士与记者聊了起来。
“今天一个上午,我们就卖了5000块钱泡菜,这还不够卖呢,很多人喜欢吃我做的泡菜。”“华嬷嬷泡菜”创始人华小英开心地对记者说。当天,恰好有福建、浙江等地的游客到华屋参观。游客们很快便被摊点上酸甜爽脆的“华嬷嬷泡菜”吸引,围着试吃起来,临走时还纷纷买上几罐。过去,华小英靠务农勉强维持家计。如今,她开起了华嬷嬷泡菜坊,2020年销售额达600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想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眼下泡菜市场已打开,华小英便与村里合计着在华屋办一个集生产、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加工厂,扩大生产规模,带领村里和周边更多人就业增收。目前,华屋的泡菜加工厂正在二期装修当中,预计今年8月可投入生产。
放眼如今的华屋,但见产业兴、旅游旺、生态美,村民安居乐业,到处是一派绿色发展、欣欣向荣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