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远县委书记 严水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远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乘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感恩奋进、开拓创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扎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安远荣获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中国客家小吃之乡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一是产业之路越走越宽。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呈现量质双升的良好态势。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以脐橙产业为主导,以蔬菜、猕猴桃、百香果、薯类等产业为特色的农业发展格局基本构建,脐橙全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坚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工业首位产业精心打造,在昔日的废弃矿山再造了一座产业新城,引进项目数、签约资金额屡创新高,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三级跳”,首位产业聚集度提高到85%。现代服务业繁荣活跃。大力发展优质旅游、全域旅游,东生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百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顺利通过景观质量评审,以三百山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圈成为全省旅游发展的重要一环。电商、小吃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5亿,4000多家以安远“三鲜粉”为主的小吃品牌店遍布全国。
二是城乡画卷越绘越美。从城乡建设、环境整治、改善交通等方面发力,推动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功能品质显著提升。深入开展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和“三城同创”工作,实施6次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城区更加畅通、更为精美、更有品位,昔日山区小城变身为现代都市。乡村面貌焕发新颜。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新实施“三禁三停三转”等系列举措,生态环境质量位居省、市前列;示范镇建设成效初显,圩镇整治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域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覆盖所有村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乡村处处呈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白墙黛瓦、绿色产业与“四好农村路”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综合交通网络初步成型。十字交叉的宁定、寻全两条高速穿境而过,境内3条省道升级为国道,赣安高速、瑞梅铁路和安远通用机场将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昔日的交通闭塞县成为赣州南部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三是民生之花越开越旺。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绝对贫困全面消除。举全县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突出抓好“六个先行一步”,成功摘掉了戴在安远人民头上几十年的“贫困帽”,所有农户都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放心电、走上了平坦路、吃上了“产业饭”。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在全省率先实施并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乡镇卫生院、农村敬老院“三个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城乡学校建设、改善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保障和养老服务。社会治理全面加强。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县乡村政务服务“三级联动”等模式,90%以上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网上办”。大力推进平安安远、法治安远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卓有成效,乡村治理探索亮点纷呈,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立足新发展阶段,安远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市委“三大战略”“六大主攻方向”部署要求,举全县之力打造县域交通强国建设、赣南脐橙全产业链发展、全国农村电商发展、全省乡村振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五个示范样板”,纵深推进新时代安远苏区振兴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安远篇章。一是在基层党建上作示范。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纵深推进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从严从实抓好正风肃纪,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二是在高质量发展上勇争先。集中精力抓好“六大主攻方向”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特色农业扩面提质,加速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做旺旅游、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助力全市培育“1+5+N”产业集群。围绕“三地一园”战略定位,加快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先行区。三是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创特色。持续开展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弱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