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屹 黄长生 记者 李森 文/图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于都考察时,亲切接见了9位红军后代和革命烈士家属代表。红军后代郭湖北因是在职乡镇干部,所以被安排在最前面。他当时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时隔两年,近日,记者来到于都县车溪乡采访他。回忆起那一幕时,今年53岁的郭湖北仍难抑心中的激动。“那情景令我终生难忘。”他说。
郭湖北的父亲名叫郭禄生,1911年8月出生在车溪乡潮溪村。郭禄生从小习武,读过一年私塾。郭禄生的哥哥早在1933年就参加了红军,在福建连城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做完手术后,于1934年4月回到家乡养伤。1934年10月间,郭禄生打算报名参加红军,但郭湖北的爷爷坚决不同意,劝说“你哥还在养伤,你年纪小应该留下,照顾家里”。但当年10月16日,在家过完重阳节后,郭禄生便偷偷离家参加红军,在于都县城休整一天一夜,17日晚上后半夜,随部队夜渡于都河,向祁禄山进发,踏上两万五千里漫漫征程。湘江战役后,郭禄生被安排到红三军团某部后勤部,他和战友们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到达延安。此后,郭禄生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迫害红军家属和苏区干部。1935年初,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郭湖北的爷爷和伯父带领全家辗转来到兴国县杰村乡一老乡家,躲了几个月才回到家乡。
1950年6月,郭禄生随部队南下到达广州。1950年9月,郭禄生回家探亲,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于都。20天后,郭禄生就要启程回部队了,可是爷爷以自己年岁已高、需要照顾等为由,执意要郭禄生留在家里。无奈之下,郭禄生就没有告知回部队的准确时间,准备偷偷地走。郭禄生准备启程的当天凌晨,伯母给他做饭,在煎荷包蛋时被爷爷发现了,追问之下才知道郭禄生要回部队了。固执的爷爷坚决不让郭禄生走,随后又跟着郭禄生步行几十里路到了于都县城。面对这种情况,于都县政府领导提出给他爷爷发放补助。但爷爷不要补助,说,全中国都解放了,该让年轻人去部队了,儿子年纪大了还没有成家,要留在家里结婚。最后,郭禄生只好与所在部队取得联系,汇报事情经过。部队同意郭禄生退伍,并表示退伍证书等手续邮寄过来。
郭禄生在部队时,曾担任师部四科副科长,负责后勤这一块。1950年11月,郭禄生退伍后,被于都县政府安排到县民政局担任副局长。郭禄生以自己没有文化为由,坚持要回家务农。1951年冬天,郭禄生结婚,1953年起享受在乡退伍红军战士生活补助。2002年12月,郭禄生去世。
“父亲生前很少给我们提起战争细节,但讲过三件事,让我记忆犹新。”郭湖北说,第一件,是在红军过草地时,眼看着前面一马平川,哪知道下面是沼泽地,很多红军战士陷进去后就爬不出来牺牲了,看到战友陷入沼泽地也不能拉,否则会一起陷下去。第二件,是父亲作为后勤保障部门的人员,待遇和普通战士一样,不搞特殊化。第三件,是在一次对日作战中,父亲和另外两个战士被6个日本鬼子包围,父亲三人不惧生死,与鬼子拼刺刀展开肉搏战,最终他们把6个鬼子干掉了,父亲左手的大拇指也受了伤。
郭湖北说,父亲在世时,经常受邀到各地讲述经历的革命故事。“我出生时父亲正在湖北宣讲红色故事,因此家里给我取名郭湖北。”他说,父亲经常教育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要倍加珍惜;现在的工作条件要比以前好多了,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多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自己能够解决的,就不要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郭湖北现在在车溪乡负责救灾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与基层百姓直接打交道。这两年多来,特别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都收获良多。结合父亲的革命经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他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和感悟。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说:“作为民政干部,要传承红色基因,立足岗位办实事,切实做好拥军优属等工作,解决好困难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郭湖北在走访困难家庭户时,发现车溪乡安塘村低保户邹贱女及其精神重残的儿子因无法上街购买生活物资,面临无粮断油等情况。郭湖北本可以安排村干部代购生活物资,但想起了父亲说过的“多主动帮助困难群众”的话,便立即到附近的商店自己掏钱帮邹贱女买好油、米等物资,送到她家里,帮助她家渡过暂时的难关。
今年2月,在广东务工的村民王某突患重病,被送到当地一家医院抢救。王某的邻居打电话给郭湖北,告知这一信息,并说由于王某在广东没有参加医保,住院抢救的医疗费用很高。郭湖北得知这一情况后,在王某住院资料没准备齐全的情况下,立即启动应急通道,向王某发放了大病救助费用,同时建议王某病情稳定后转回赣州治疗,通过城乡居民医保报销一部分费用。由于王某被截去一下肢,民政部门为其办理了低保,使王某的生活有了一定保障,还与县残联联系,主动为其办理了残疾证,申请安装假肢。
郭湖北说,自从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后,乡亲们对他有了更多的信任。作为一名红军后代和基层党员干部,他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群众期待和信任,继承和发扬父辈的革命精神,立足岗位,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解决困难,带领家乡人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五美乡村。
对于郭湖北来说,自己的变化,还体现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2019年8月,在部队已是三期士官的儿子打电话回家传来好消息,由于在部队表现突出荣立了三等功。他为儿子骄傲,并告诉儿子要弘扬爷爷辈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嘱托儿子再接再厉,再立新功。现在儿子已转为四期士官,继续留在部队服役,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