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林 记者 郭庆红 整理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所经历的最为艰苦卓绝、最为雄伟悲壮、最为自豪动人的壮丽史诗。1985年,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部纪实作品《特殊连队——红一方面军干部休养连长征纪实》,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特殊连队的长征的故事。它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不是一般的战斗部队,而是一个由老人、妇女、伤病员等组成的,名为“干部休养连”的连队。他们的“休养”不是在花前月下,或者宁静舒适的病榻之上,而是要跟随战斗部队,去投身硝烟炮火的锤炼,去与人间罕见的艰险搏斗,去向已经扼住他们命运的死神挑战!
革命历史题材纪实性文学作品《特殊连队》,是著名作家郭晨的成名作。郭晨,原名郭桂香,信丰县安西镇人,1940年9月出生。一辈子做报刊和出版社的编辑工作,长期从事业余文学创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纪实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苏区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是记者型作家。
1978年起,郭晨断断续续用了几年时间,先后口头或书信采访过长征女红军李坚真、刘英、贺子珍、王定国、钱希均、谢飞、邓六金、钟月林、危秀英、廖似光、谢小梅、李桂英、王泉媛、彭儒等同志;侯政(长征干部休养连连长)、陆定一、何长工、李一氓、成仿吾、罗明、江一真、张宗逊、李寿轩、谢有发、欧阳毅、苏进、孙仪之、陈志方、白志文、岳夏、胡飞、刘正铭等同志以及一些当时已去世长征干部的亲属,把采访得来的鲜活的红军故事一个个串起来,整理编纂成《特殊连队》,着力描写了1934年10月从瑞金开始长征的红一方面军的24位女红军,通过描写女红军们战斗间隙活泼的生活,挖掘刻画了活生生的女战士们真实可信的“连队”群像。她们练就了一双铁脚板,用脚底板丈量二万五千里长征。郭晨说,他有幸结识了几十位健在的巾帼英雄,她们的背驼了,头发白了,她们朴实谦逊地回忆逝去的岁月,无论从外形到谈吐,都是那样普通、平实,眉宇间仍然留存着那种坚韧不屈的革命英雄气概。她们不但在长征队伍中有着令人瞩目的位置,就是在中国革命史上也有着光辉的一页,是红军队伍中的女英雄。
1985年,《特殊连队》出版,宋任穷为《特殊连队》题写了书名,张爱萍作了序,杨成武、童小鹏、王愿坚、魏巍、李炳银等写评论文章,肯定《特殊连队》通过一个侧面把长征生活写得相当真实生动,使人读来兴味盎然。童小鹏评介说:“《特殊连队》没有把笔墨的重点放在军事活动和政治斗争上,而是写生活,写长征中的老同志、女战士和伤病员的生活。他们是那样平凡、普通,但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胸怀革命理想、有着严密组织纪律性的革命者,他们真正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书中用大量具体生动的事例表现了这一点。”
《特殊连队》新鲜和朴实得像一块“嫩豆腐”。1986年4月17日,邓颖超谈起《特殊连队》时说:“《特殊连队》这个名字起得好,这样的连队在中国红军中没有第二个了。这本书写得好,很真实,调查了那么多人,符合当时情况,长征不容易,写长征也不容易。我看了不少长征回忆录,没有这本书写得好,写得实在,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初期,《特殊连队》曾经以广播剧的有声载体走向大众,家喻户晓。1991年吉林电视台将《特殊连队》拍摄成6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获当年全国电视剧展播优秀奖,东北电视剧“金虎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