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庆红 整理
老一辈革命家彭真曾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有三件事是最艰苦的。一是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二是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部队坚持的三年游击战争;三是东北抗联坚持了14年的抗日战争。2008年年底,卢策、郭晨合著的长篇小说《三年游击战》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全景式地描述中共党史上第二件最艰苦的事情——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作家郭晨、卢策都是中国作协会员,而且籍贯都是信丰县。赣南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卢策、郭晨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耗费很长时间采访、收集相关素材,写就了这部近40万字的小说。
作家卢策,生在赣南,长在赣南,对赣南这块红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爱意。卢策说,近代革命斗争史上,一系列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诸如土地革命,红四军转战赣南,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中央红军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心区域机构的成立与活动等,都是在这块红土地上发生,对中国革命的推进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因在油山脚下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经常听到陈毅、项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故事,同学会讲、亲友会聊,作为文艺工作者,卢策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些红色资源发掘好、保存好、运用好,于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便注意搜集这方面的创作素材和涉猎这方面内容的创作。诗歌《油山行》《三个俘虏》、革命故事《宁死不屈的朱娘娘》等一系列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相继发表和出版。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的增强,卢策越来越感觉到,短小的文艺形式,很难表现出这些峥嵘岁月里波澜壮阔的战斗图景,于是,在平日“小打小闹”的同时,萌发了创作长篇小说、电视连续剧的想法,这样在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准备后,数易其稿,先后创作出长篇纪实小说《南天烽火》《小鬼班》。在此基础上,又花七八年时间,创作了反映中共中央苏区分局从突围到三年艰苦卓绝斗争及国共合作、下山改编全过程的25集电视连续剧和相配套的40万字小说《三年游击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5月,卢策又完成了《三年游击战》的第五稿创作,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南方八省14个地区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到胜利,保持了土地革命的成果,保存了大批优秀干部,保持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并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争经验。那些在深山密林里扑不灭的火种,在失败和逆境中敢于坚持的英雄们,当国共第二次合作时,从各个山头走下来,汇成数以万计浩浩荡荡的新四军,开赴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