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萍 李岚 刘兆春 特约记者 朱海鹏 文/图
仲夏时节,丽日流金。在党史学习教育火热开展之际,会昌城乡处处活跃着各级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穿梭大街小巷收集民意解民忧,有的深入田间地头悉心指导谋振兴,有的挥汗如雨奋战项目一线勇攻坚……湘江绵延的水,承载实干之帆;党旗飘扬的红,彰显理想信念。
会昌县是革命老区县、苏区全红县。1934年,一代伟人毛泽东登临会昌山写下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壮美词篇。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近年来,该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在理想信念上增强思想力,在组织体系上提升组织力,在党员群众中凝聚发展力,为奋力谱写新时代“风景独好”会昌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政治建设 筑牢思想之魂
中心组“学习日”里,县领导带头开展理论专题学习;“岚山读书”交流会上,党员干部增长理论知识;“风景独好大讲堂”中,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个个生动的场景见证了会昌县深学笃行党的政策理论,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该县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每月下发“主题党日”活动提示,不断丰富载体、创新形式,确保支部组织生活党味更浓、形式更丰富,党员受教育更深入更有效。
2016年以来,会昌县举办县级培训班179期,培训各类干部37822人次。深化“岚山读书”活动,组织科级干部到中山大学开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培训班,抓实干部网络在线学习,该县“江西干部网络学院”2020年度平均学时为141学时,居全省前列。该县还投资1200万元升级硬件设施,对县委党校综合教学楼、学员食宿楼进行了功能改造提升。选聘全县党员干部教育讲师师资库第二批讲师50人, “风景独好”干部党性教育中心获评省级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坚持严管厚爱 塑造干部队伍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会昌县坚持好干部标准,在干部管理机制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年轻干部培养等工作中积极作为,“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攻坚一线磨炼、选拔干部。突出在脱贫攻坚和乡镇一线等领域选拔干部的鲜明用人导向。2016年以来,该县提拔(或进一步使用)脱贫攻坚一线领域干部144人、征地拆迁领域干部55人、招商引资领域干部10人、疫情防控领域干部6人,占比53%。
“严管”当头,“厚爱”打底。强化干部监督。2016年以来,受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211项、出入境审批26次。加强对“一把手”等重点人员的审计监督力度,做好干部提醒、函询、诫勉和谈心谈话等工作,共谈话提醒96人、函询31人、诫勉谈话5人。拓宽用人途径。2016年以来,从“三方面人员”中竞争性选拔乡镇机关领导干部34人、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公开调任机关领导干部8人、教育系统公开选拔学校校长6人,开展4批次职级晋升工作,晋升职级110人。注重人文关怀。全面落实乡镇绩效考核资金发放等工作,在干部队伍中实行暖心工程和团圆机制,认真落实老干部各项政策待遇,全面推行干部荣誉退休制度,2016以来,共走访慰问老干部1032人次,发放慰问金110余万元。2020年10月县老年大学被市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市老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打造有为支部 建强基层堡垒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近年来,会昌县坚持强基固本,以党建“三化”建设和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该县通过“红色物业”引领社区治理,创新建立实施“三级四层”“吹哨报到”、结对共建“五联”、物业党建联建等机制,在全县社区成立80个功能型党支部和8个物业协会党组织,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和网格长,推动社区党建与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建互联互动,吸纳多方力量,聚焦解决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切实提升社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红色物业”强治理》获全省党务技能大赛一等奖,城市党建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打出“组合拳”,激发乡村治理活力。提档升级硬件设施,统一在村级活动场所一楼设置党群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县级联审备案制度,275个村(居)全部实现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抓住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这个“牛鼻子”,2016年以来,累计培训村干部2.4万余人次;大力实施“头雁”培育工程,下发《村党组织书记头雁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从全县村党组织书记中遴选出50名素质能力突出的村干部优先培育;发掘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鼓励其到村任职,支持党员能手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全面消灭“空壳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村均不足一万元上升至2020年村均收入17.29万元。充分发挥党建力量促脱贫,鼓励贫困党员率先脱贫,选派243个工作队,620余名驻村干部尽锐出战,加强驻村工作队员日常管理督查和能力提升,通过工作队引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唱主角、当先锋、做模范”,2019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复会昌县退出贫困县序列,顺利脱贫摘帽。
加速人才集聚 赋能县域发展
近日,由会昌杰出乡贤王明夫创办的和君职业学院发布招生简章,该学校位于会昌县白鹅乡梓坑村和君小镇,学校的开办让会昌人有了“家门口的大学”,这是该县创新开展人才工作结出的硕果。近年来,会昌县高位推动,多渠道引进人才,推动“赣商回赣”“会商回归”,由王明夫、赖声川、温成表等杰出乡贤回乡建设的和君小镇、戏剧小镇、含氟高分子新材料等一批大项目,激发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会昌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引才育才聚才用才力度,促进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该县围绕氟盐化工首位产业发展,广泛引才聚才,引进戴晓兵、陈新建等国家级人才前来干事创业,壮大了高层次人才队伍。积极推进人才平台建设,2020年推动5家市级人才平台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新增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会昌创业创新中心。发挥乡贤认同,邀请外出乡贤返乡创业,王明夫先生创建的和君小镇及由池政阳乡贤共同参与建设的中国花谷·小密花乡项目,列为2020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现场观摩项目,得到了400余名与会嘉宾的高度肯定。此外,该县还筹集建设了629套人才住房和人才主题公园,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表达爱才惜才之心,人才工作氛围愈发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