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委书记 蔡小卫
会昌是客家故地、红色故土,资源富集、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是闽粤赣三省交汇点,一代伟人毛泽东盛赞会昌“风景这边独好”。近年来,会昌着力做好“汇聚昌盛”这篇大文章,不断擦亮“风景独好”这块金字招牌。
在思想引领上下功夫,牢牢把准发展方向。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跑出了脱贫攻坚“加速度”,打造了一支心境高、能力强、作风硬、品行好的干部队伍,不断谱写新时代“风景独好”会昌新篇章。
在产业发展上出实招,着力厚植发展动能。氟盐化工产业基地从无到有,目前入驻企业24家、项目40个,企业从业人员4000余人,2020年完成营业收入近50亿元,已经进入裂变式发展态势,有多家园区企业掌握国内领先技术,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依托和君集团,在白鹅乡打造生物科创谷,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工程、创新研发等领域产业,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国内知名生物科创千亿级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会昌产业层次,目前已初见成效。九州工业基地、西江工业小区建设初具规模,全县“一园四基地”工业发展布局雏形呈现。
在城乡统筹上求突破,持续优化发展形象。坚持不懈抓环境、促协调,加快城乡统筹力度,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区围绕“三江六岸”山水禀赋,打造了林岗公园、湘江公园、南外公园、风景独好园、岚山公园等,旅游县城初具雏形。乡镇以脱贫攻坚为统筹,水、电、路、网、学校、卫生院、敬老院、幼儿园等全部进行改造升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开发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旅项目,形成了北部有和君小镇、小密花乡,南部有汉仙温泉、汉仙岩,中部有风景独好园、戏剧小镇的文旅结合布局,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
在民生事业上见实效,不断促进发展共享。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提升全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经过几年“一边倒”奋力攻坚,会昌于2019年4月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全县97个“十三五”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226户88707人实现稳定脱贫,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教育质量稳中有进,卫生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四好农村路”捧回“省级示范县”奖杯。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城乡供水一体化”经验在全省推广,社会环境更加平安和谐,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会昌面对欠发达、后发展的县情,要在2035年和全国同步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只争朝夕、大步快跑,既要追求发展质量,也要追求发展速度,才能实现高质量跨越式的发展。
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动力引擎”。着力打造会昌科技经济乡贤论坛,把会昌籍科技创新人才充分凝聚起来,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围绕含氟新材料产业,着力推进首位产业科技创新,以科技带动壮大园区产业规模,积极破解土地管理、资金使用、项目引进等产业发展瓶颈,力争到2025年底,园区产值突破500亿元。加快建设会昌生物科创谷,用好和君小镇平台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优势,建立与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常态化交流机制,着力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开展合作,加快科技金融产品扩面增量,为创业者搭建创新平台和交流空间,提供资本融资、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支持,把会昌生物科创谷打造成赣南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文章。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主攻方向,做好乡村规划,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农村环境“由好到美”的转变。补齐人才短板,着力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意愿扎根乡村的新型农民,拓展农业的就业空间,把高质量劳动力留在农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领军企业。积极凝聚乡贤力量,注重挖掘当地有影响力的乡贤,在“法治”基础上撬动“德治”“自治”等“软治理”力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村民尝到“甜头”,干事更有“劲头”。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目标。
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牢牢抓住新时代苏区振兴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机遇,充分用好国家部委对口支援优势,发挥部委挂职干部作用,在招商引资、争资争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把会昌打造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在营商环境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与大湾区无缝对接的相关政策,积极接轨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促进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在产业互补上做文章。常态化赴粤开展招商活动,加大力度赴大湾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深度融入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市场规则体系,瞄准央企国企、行业龙头开展精准招商。在文旅结合上出实招。做好“山水交融、文旅结合”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生态宜居秀美乡村,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唱响“风景这边独好”旅游品牌。在畅通渠道上求突破。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和干线公路网络布局,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加强与粤港澳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沟通交流。
突出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跨越式目标实现。用好县委党校、独好园、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清溪第一支部、和君小镇等县内红色教育资源,持续加强政治建设。持续性开展好“岚山读书”活动,倡导干部每月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电影,写一篇读书心得。把志愿公益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公益活动”把农村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关心关爱好,通过提供实用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年轻人实现就业创业,集结群众力量共同助力会昌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