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曾艳华
红色,是鲜血的颜色,是火焰的颜色,是太阳的颜色。放眼赣南这块神奇的土地,是层层叠叠的“红”,溢光流彩的“红”,无边无际的“红”。
在作家舒龙的眼里,这是一方韵致无穷的历史文化景观,是他心灵挚爱的圣土,令他着迷,让他陶醉,引他去探求……
近日,记者走进舒龙家里,听这位年过八旬、热情豪爽的老人讲述29年前创作《岁岁重阳》的故事。
创作源于纪念伟人百年诞辰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是毛泽东在1929年重阳节时所作的。重阳节是寄予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及向往之情,更是家人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日子。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毛岸青、邵华策划出版一套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由毛泽东家属主持纪念毛泽东的丛书出版这样一个大的活动,这还是第一次。1992年舒龙受到毛岸青、邵华聘请,担任了该丛书的组稿工作,后来又要他撰写其中的一部——长篇纪实文学《岁岁重阳》。
接受任务之后,舒龙忙乎开了。他想自己是生活在赣南,就应该写在赣南时期的毛泽东。他查找史料,发现毛泽东在赣南待了5年10个月,这个时期,毛泽东经历大起大落、坎坷曲折、令人难忘的革命经历和斗争风云,而当时出版讲述那个时期的毛泽东书籍却很少。
他开始随同包括毛家成员毛岸青、邵华在内的丛书组稿与创作人员大江南北到处跑,开展采访、调查工作。他们从北京出发,去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获得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丛书的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历时一年的采访和创作,1993年,大型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被隆重推出。这是一部包括32个分册的高档次传记文学丛书,它由江泽民题词,杨尚昆作序,王任重、耿飚、康克清、赛福鼎为顾问,毛岸青、邵华主编。丛书中包括舒龙、凌步机共同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岁岁重阳》,这也是最早有关毛泽东在赣南时期的文学作品。
真实再现伟人当年风采
写传记文学不易,写伟人的传记文学更难。
《岁岁重阳》以纪实手法写毛泽东1929年至1934年过的六个重阳节,以此来概括毛泽东在中央苏区赣南期间的命运和生命情怀:1929年重阳,毛泽东落选丢权,荒野历险;1930年重阳,毛泽东痛失“骄杨”;1931年重阳,毛泽东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又成了右倾“祸首”;1932年重阳,毛泽东失去了军权;1933年重阳,毛泽东被“洋顾问”挤压;1934年重阳,毛泽东随红军主力踏上长征第一桥。该书生动描述了毛泽东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艰苦奋斗、大起大落、极富个性特色和传奇色彩的斗争经历;展示出毛泽东的豪情胸怀、大智大勇、巨大的独创性以及作为普通人丰富的人情味和人格魅力;反映出毛泽东思想初期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毛泽东及其战友们的艰苦探索和杰出贡献。
由于对这个时期的史料记载不是很全,为了真实再现当年的情况,舒龙以执着、认真的创作态度,踏山访水,走村串户,走遍了红军反“围剿”的一个个战场。他甚至就吃住在山村人家,循着红军主力当年行军的路线,沿途采访老红军、苏区时期的干部以及当年经历过的老人。
舒龙的素材是丰富的,笔触是从容的。毛泽东同志在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度过了近六年传奇般的人生旅程,如何来表现伟人在当时环境和时局下显示出不一般的呢?舒龙采用了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历史可靠性与文学可读性相统一的笔调,重现了这段负载着历史厚重感,又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进程与毛泽东那极富人生力度和性格魅力的人生旅程。他巧妙地紧扣着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六个重阳季节的更替中,从毛泽东所经历的从落选丢权到痛失骄杨,由高天寒流到起程长征的大起大落经历,和谐为一体,采取了复线并进、交织环互的办法,一方面展现着敌强我弱严峻形势下,展开的“围剿”“反围剿”的殊死战斗;一方面再现着党内左倾路线的统治地位下,党内军内出现的曲折复杂的尖锐矛盾斗争;更通过一系列内外矛盾交织、敌我矛盾与党内军内矛盾的典型事件,展现了毛泽东在这样复杂矛盾斗争中的精神境界、伟大创见和不朽功绩。
红土地文苑的一束奇葩
舒龙不是赣南本地人,机缘巧合来赣州读大学,甚至在这里安家立业。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他就竭力投身“红土地”题材的文艺创作研究。著名文艺理论家缪俊杰说他是“众多从事‘红土地文艺’创作的作家艺术家中,效力最勤,实绩最丰的一个”。
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崇坡评价,“《岁岁重阳》是一部独具历史价值与精神价值,忠实记叙毛泽东在中央苏区那段不平凡人生历程与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脉络的宝贵纪实文献,极富革命传统的形象化教材。”它的可贵处还在于找到史学与文学相结合、反映革命历史进程的新路子,在翔实的史实中作出艺术的开拓,又在艺术描绘中展现历史的丰采,给我们以创新的启迪,艺术的思考。
原赣州地区作协主席周书文说,《岁岁重阳》不仅写了军事斗争,把从井冈山带下来的3600名红军,发展到十几万人,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大片中央苏区,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而且还写了毛泽东在实际战斗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建党、建军的光辉思想,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对红军的建军宗旨、原则,政治思想工作、民主建设,使红军建成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都摸索出了一整套基本原则,还从对敌游击斗争中摸索提出了一整套游击战略战术。
《岁岁重阳》不仅写出了毛泽东大起大落的传奇经历,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脉络,而且通过对许多当事人的采访,掌握运用了大量感人的生活细节,经过艺术剪裁加工,使之富有委婉动人、情真意浓的生活实感,从而立体化地展现了毛泽东在外有敌军压境,内有左倾路线统治的空前复杂的矛盾斗争中的心神情貌,多侧面的个性内涵,可贵的精神气质,博大的革命胸怀,惊人的性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