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金市象湖镇上阳中宪第,有一排建筑气势恢宏。这是由四间祠堂组成的建筑群。只见主祠堂一对石狮端坐门前,两米高的围墙将四间祠堂紧紧包围在内,显得神秘、肃穆。这是瑞金有名的客家建筑杨氏宗祠,这也曾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军事学校——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所在地。
在红军和中央苏区初创时期,红四军和红五军及后来的红一军团、红三军团都办有随营学校或教导处、教导营,在革命战争实践中培养红军初级指挥人员。1931年11月25日,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决定成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同时,决定在中央苏区首府瑞金正式开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2年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即毛泽东称谓的“红埔”。学校培养的重点是基层干部和优秀士兵,主要设置军事、政治和文化课程。从开办至1933年秋,共招生6期,培养各级红军军政干部1万余人;肖劲光、刘伯承先后担任校长。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开办,不仅使全军有了统一的军事教育机构,而且把红军的学校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对加强中央红军的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2年春,中革军委决定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建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 1933年10月,中革军委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扩编,分别成立五所学校,即红军大学校、第一步兵学校、第二步兵学校、特科学校和地方游击队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