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每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这是苏区军民提出的一句响亮口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成为苏区军民的自觉行动。比如点灯,规定每盏灯只能用一根灯芯,如果用两根灯芯,马上就有人提出批评。毛泽东是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按照规定夜晚办公可点三根灯芯,可他仍像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一样,坚持只点一根灯芯,经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工作到天亮。
1934年3月13日,《红色中华》编辑部向全体苏区军民发出“为四个月节省八十万元而斗争”的号召。陈云、博古、邓颖超等23位从白区进入中央苏区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率先响应,联名写信给《红色中华》报,表示:“一、每天节省二两米,使前方红军吃饱饭,好打胜仗;二、今年公家不发我们热天衣服,把这些衣服给新战士穿。”
中央政府各部在“节约总会”推动之下,召开大会并一致通过六项节省规定:“一、从即日起每日每人节省一个铜板,特别是劳动部的工作人员主动提出将每天一角钱的伙食费减为九分钱,并且还要每日每人节约一个铜板;中央国民经济部则提出每人每日节省大洋一分。二、不上馆子,不吃小食。三、节省办公费百分之三十,纸张笔墨灯子灯油有一定的规定,晚上不办公时三人共用一盏油灯看书报;起草文稿利用油印废纸,不需写小字时都用差等毛笔。四、普遍建立节省箱。五、各乡建立一个菜园,自己种植蔬菜。六、坚决开展‘反浪费、反贪污、反官僚主义’的斗争”。
整个苏区迅速掀起群众性节约高潮,“勤俭节约光荣、奢侈浪费可耻”成为苏区的新风尚。